詹天佑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也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1872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年仅12岁的詹天佑被送往美国留学。在美国,他先后就读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写出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成为当年被选派出国幼童中仅有的两个获得学位的学生之一。
1881年,詹天佑回国。1888年,他在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1890年清政府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以英国人金达为总工程师。但他和后来的日本、德国的承包者都遭遇失败。交工期限将至,金达不得不求助于詹天佑。詹天佑经过实地勘测,顺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詹天佑为会员。
詹天佑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06年詹天佑担任了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为了防止火车脱轨,他创造性地使用自动挂钩法;没有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和抽水机,他就指挥工人靠双手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1909年全线通车,比原定时间提前两年,还节余28万两白银,令国人刮目相看。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和同行一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修建京张铁路期间,他制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他还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1919年,他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周总理高度评价了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汤向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