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公益 > 公益环保 > 最新动态
自行车原始功能淡出历史舞台 成为健康环保符号
时间:2007年08月09日10:51 我来说两句

  重新爱上自行车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自行车由一种财富的象征,转化为人们代步的工具,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洪流成为中国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过20年,自行车往日的功能正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它既不代表富有,也不代表贫困,只是人们生活中时尚、健康、环保的符号。

  ■ 本报记者 胡丽波

  愿望篇 曾经的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可能是中国人无法忘却的记忆。之所以用“记忆”这个词,是因为时至今日,自行车并没有“消失”,但有一种记忆远去了——上世纪80年代初,天安门城楼前奔涌的自行车洪流,那个时候,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当年,我和老伴都在王府井上班,他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接我上下班。那种感觉真好,既幸福又洋气。”回想起年青时坐在自行车上的情景,70岁的姜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微笑。姜奶奶告诉记者,她结婚的时候,就要求婆家给自己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当年,能够狠下心来买自行车的人并不多,那辆‘永久牌’,花了我近两年的工资。当时骑上它,别提多神气了,在街上,别人都会多看你几眼。”谈到为结婚而买的自行车,姜奶奶的老伴一脸神气。

  当年人们为什么对自行车如此向往,那是因为自行车帮人们摆脱了步行,大大提高了行进的速度。一直以来,人类就希望跑得更快,于是发明了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代步工具凝聚了人类对速度的向往。

  再往早些时期说,在清末,自行车还是一件稀罕物。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举行婚典,溥佳送给他一辆自行车。看着两个轮子能载着一个人飞驰的自行车,溥仪非常喜欢,于是以每月百元的高薪聘请“飞车小李三”进宫当“自行车教习”。溥仪学车很认真,最终成为了骑自行车的高手——能从车的左右两侧上下,还能不扶把手骑。从那以后,他四处搜罗自行车,购置了英国“三枪”、法国“狮子”、德国“蓝牌”……“车库”就设在故宫北面御花园的绛雪轩。溥仪出宫时,库存已近50辆。

  而当时自行车的售价之高,非普通人能够负担。1903年的《大公报》上有一则广告:天津某商行出售德国新款女式自行车,定价白银60两。按当时官价,60两白银合银元84元,按购买力折合成当今的人民币,约为54600元。

  奋斗篇 自行车族的汽车梦

  1890年左右,汽车的外观和结构逐渐与现代汽车相近。二十世纪初,汽车的基础技术趋于成熟。汽车技术的成熟对自行车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无疑,对于人类,这又是一次速度的更新。

  “我这辈子就想开开汽车。”今年55岁的尹先生这样表述自己的愿望,退休前,他一直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以他的经济能力不能拥有自己的汽车,于是他寄望于自己的子女,总之,开车的愿望挥之不去,节能减排、环保的呼声丝毫不能影响他。

  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一代人为节能减排作出了一生的贡献,但在他们内心,还有一个关于速度的“汽车梦”。

  同样,如今天天上下班的这一代人也有一个“汽车梦”,正如上个世纪他们的父辈向往“永久”、“凤凰”自行车一样,他们正在为“别克”、“丰田”、“奔驰”而奋斗。

  “我根本就没有体力骑1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上班。”骑了20年自行车的李先生,从定福庄拆迁到通州后,由于工作的单位离家太远,坐公交车也不太方便,他就用一部分的拆迁费买了一辆“奇瑞”汽车,一边供房,一边供车。

  现在的“自行车族”中大部分人还买不起汽车,在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公交车是一个选择,也是目前政府提倡使用的交通工具,但是拥堵的路况和拥挤的车厢让很多上班族重新选择了自行车。然而,每天呼吸着汽车的尾气、忍受着扑面而来的尘土,很多人都在心里说:“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一定要买一辆汽车。”

  回归篇 重新爱上自行车

  “开车上班没有哪天不堵车的,以前买车就是为了上班方便,现在感觉开车是一种累赘,为了不迟到,我要提前两个小时出门。”为了避免堵车的烦恼,很多“汽车族”重新喜欢上了自行车。北京的徐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前段时间他买了一辆折叠自行车,他告诉记者,“骑自行车上班比开车要快。”

  在这里,速度又一次让人们选择了自行车。

  当然,对于那些实现了“汽车梦”的人们,自行车已经超出了“代步工具”的范畴,它成为了时下流行的“慢速生活”、“乐活一族”的新符号。

  “每周末,我们一家三口都会骑单车出去玩。”买车已经有7年的黄增告诉记者,周末他们一家三口,会骑自行车到北京的各大景点去游玩。“单车是我们和儿子的沟通器。”自从去年买了3辆自行车后,黄增感觉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他认为,自行车让他跟儿子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

  今年30岁的张先生,是北京一家销售公司的老板,虽然买了汽车,但除了出去应酬,张先生从不开车,他每天都会骑自行车上下班。他告诉记者,他对自行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当年他就是靠一辆载重自行车给厂家送货,赚了钱后才创办了现在的公司。张先生告诉记者,在周末,他还会和太太“大车带小车”出游,驱车到空气清新的风景点,两人一起重温学生时代的“自行车浪漫”。

  彼特是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的外教,现在定居中国。他每天都会骑自行车上下班,彼特告诉记者:“我来中国听到许多与自行车有关的浪漫爱情故事,自行车在中国具有传奇色彩,所以爱上了中国的自行车。”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自行车是“玩车族”手中的一种时尚玩具。在街头巷尾,可以看到一些穿着时尚的“玩车族”,他们在自行车上挑战自我,寻找乐趣。北京一名玩车族说:“玩车就是一种享受,在腾挪闪跃的过程中,在一次次向新动作的挑战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既兴奋又刺激的感觉。”

  自行车与汽车梦

  ■ 尹熙/文

  上个世纪80年代,那些夹在滚滚的自行车洪流中骑过天安门广场的人们,是否能够想到,20多年后,当汽车洪流取代自行车洪流时,那些仍在骑自行车的人们面对的是尾气、扬尘、噪声,以及并不怎么快的速度。

  如果说汽车是人们的梦想,那当越来越多的人实现梦想的时候,他们是否感觉到了驰骋的快乐。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北京机动车总量已突破300万辆。北京的塞车长龙在中国整个汽车历史上都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奇观,每天都能出现。尽管汽车很快,但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实在非常拥堵。

  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市区,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据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达到79%左右。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汽车污染,城市污染也将从煤烟型污染向汽车尾气型污染转化。

  再者,随着汽车数量的飞速增长,石油资源的耗费也在增长,2005年,中国车用石油消费量为1.06亿吨,比2000年增长了一倍。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陈勉说:“中国要是真成为了‘汽车社会’,汽车保有量就要提高20倍,而提高20倍就是20亿吨石油,这个数值是目前世界石油总消费量的一半。”

  对于速度的追求也许是人类的本能,我们没有理由去压制人们实现愿望,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求快,求得的却是“慢”。环境的压力使得人们焦躁、烦闷、不健康,于是人们又转而求慢,要健康的生活,要可持续的生活,于是自行车又一次回归。可是,这一次回归不在公路上,那里的尾气浓到无法开展一场“环保斗争”;这一次回归只能是郊区的游玩,街头的游戏了。

  无论对于有车族还是无车族,自行车都成了一种“怀念”,这种怀念和汽车梦夹杂在一起,焦灼着,还没有分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公益展示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粘在铁轨上的童年
·救助羽萧
·研究生寻找出走姐姐
·新生代民工的隐忧
·查看更多
    搜狐视觉
爱心助学
爱心助学
留守儿童
无偿献血海报评选
·爱心助学公益广告
·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吸烟有害公益广告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