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观点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8月8日评论文章指出,近日,俄罗斯科考队员下潜至北冰洋洋底,并插上了俄罗斯国旗,这一举动引起全世界特别是北极周边国家的密切关注。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国等国家的介入,争夺北极的“战争”已经打响。
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北极地区或将成为新一轮“冷战”的战场。
俄科考搜集主权依据
本月2日,俄两艘深海潜水器潜入北极4261米深的海底,在北冰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俄罗斯国旗。俄罗斯对这次科考赋予了极大的意义,其任务之一是搜集证据,以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等从地质角度上讲是西伯利亚大陆架的延伸。俄总统普京在接见科考队时也明确表态称,俄需要与外国同行讨论俄大陆架在北极延伸的问题,这次北极深海科考的成果应该成为俄解决该地区归属问题的基本依据。
俄罗斯并非是唯一寻求攫取北极能源的国家,位于北极圈周围的加拿大、美国和丹麦等国也有着同样的诉求。为了证明北极与其所属的格陵兰岛由莱蒙索夫海岭连接,丹麦已花费了超过2.5亿美元。丹麦科学家还在北极地区绘制地图,力图寻找该区属于本国的“证据”。此外,芬兰、挪威和冰岛也都将目光投向了北极。
主权口水战有升级隐忧
俄罗斯的做法引发了很大争议。美国方面表示,俄科考队的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加拿大外长彼得·麦凯表示,俄罗斯人是在作秀,并不能支持俄对北极的领土要求。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则指出,加拿大决定更好地维护和利用其在北极的权益。加拿大正斥资70亿美元建立巡逻舰队,以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利益。这使得人们不禁担心,各方的口水战是否会不断升级,引发军事上的对峙?
有人联想到了历史上关于南极的争夺。50年前,英国、阿根廷、智利、法国、挪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七个国家曾掀起一场南极主权之争,多个国家在南极大陆设立了几十个科考站,美国也曾开展多次大规模南极考察活动。不过,1959年,12个在南极从事过科考的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为南极大陆的开发构建了法律框架。
有分析认为,类似的外交途径可以用于解决北极地区的争夺和可能出现的军备竞赛,而2007—2008年国际极地年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契机。有必要制定一个内容更加全面的北极条约,以研究北极资源可持续开发计划。
美欲主导签署北极公约
分析认为,作为当年国际南极会议的召集国,同样身为北极国家的美国应该再次站出来,呼吁召开国际会议,并为制定类似的国际条约做好初步准备工作。
首先,美参议院应尽快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从而使美国能够主张对北极地区的权利,并保证美国海军在该地区的航行自由。
为了支持对北极地区的主权诉求,美国还应该在该地区实现一定程度的存在,这也意味着要加强破冰船队的建设。尽管美国海军实力非常强大,但美国拥有的适合极地作业的船只数量极少。相比之下,俄罗斯有18艘重型破冰船。因而,美国应努力拥有足够的船只以确保在两极的必要存在。据悉,美国会正在审议拨款1亿美元用于维护3艘破冰船,并准备加大投入再造2艘重型破冰船。
图:
俄罗斯对北极的主权宣示将引发大国间新一轮“圈地运动”。 简仁山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