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考上"高价"专业 76岁奶奶走街串巷凑学费
本报记者刘孙谋 摄
贫困生档案姓名:
符慧灵(姐姐)
毕业学校:临高县加来高级中学
录取院校: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姓名:符邦亮(弟弟)
毕业学校:海南农垦中学
录取院校:河南科技大学
12年寒窗,终于考上了大学,这是多少学子的梦想。然而,当家住临高县加来农场沧浪区美良村的符慧灵、符邦亮姐弟俩得知自己被高校录取的消息,心里的忧愁远比高兴多。
高额学费难倒贫困户
今天上午,记者从海口驱车近两个小时,才来到符氏姐弟的家。美良村今年有3个学生考上了大学,符慧灵、符邦亮是其中的两个。这本来是很荣耀的事,值得欢庆,但家人却都愁眉不展。符慧灵考取的是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每年学费为8000元;符邦亮被河南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每年的学费高达15000元。两姐弟一年的学费,于这个务农的家庭来说,不亚于一个天文数字。
符少伟说,家里有5亩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冬季会种点瓜菜补充收入。然而由于去年发水灾,本应有近4000元收成的辣椒就这样打了水漂。 “本来卖猪崽可以凑点学费,但家养的2只母猪偏不争气,今年以来都没产崽,我们干着急啊,但又没有什么办法。”现在,他家就靠橡胶树了,70多株橡胶树,每天能收获1公斤多的胶块,每公斤能卖12元, “每天12元,要攒到什么时候才能攒够一个孩子的学费啊?孩子们就要开学了。”符少伟很无奈地说。
含泪选择高收费专业
这个家庭,支撑着两个孩子的大学学费。符慧灵读高中的时候,每年的1500元学杂费都是先交一半,剩下的一半采取缓交的办法。符邦亮每年的 1700元学杂费则由老师担保,开学后一个月内补足。在海口上学3年,他只去过万绿园1次,假日海滩则是班里活动去的。高三毕业的时候,他口袋里只剩下 20多元,不够回家的路费。
看着父母的辛苦,姐弟俩都很刻苦学习,符慧灵在实验班就读,而符邦亮则在高三的模拟考中成绩排到班里的前十几名。“没有考好,辜负了父母的期望。”符邦亮被录取到河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时,他哭了好久。“因为那个专业的学费是每年15000元,我爸说这么高的学费,怎么上啊?那一刻,我以为我要失学了。”
为筹学费父母睡不好
符少伟的兄长和妹妹都在家务农,亲戚们知道他两个孩子考上大学后,都替他们高兴,但是一说起借钱,大家都沉默了:自己的生活都不容易,怎么还能支持亲人呢?高中三年,家人节衣缩食,勉强支撑着孩子读完。符氏姐弟的外婆也省吃俭用,到田野里砍一种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做扫把,一年能做1000来个,她拿到镇上卖,每个2毛钱,都用在外孙女和外孙身上。
高考完后,符慧灵帮助妈妈做家务,还下田插秧。眼看开学在即,两个孩子的学费还凑不足一个尾数,夫妻俩着急上火。符少伟说,妻子近段时间来经常夜半醒来叹息,问他孩子的学费怎么办。
自从确定孩子被录取后,夫妻俩到处筹集学费,空手而归时非常地懊恼。76岁的奶奶也没心放牛了,在村子里穿街走巷四处去走访亲戚朋友,看能否借点钱。无奈亲戚朋友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事像块石头压在奶奶的心头上,吃饭也觉得没滋味。作者: 记者王灿 实习生吴晓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