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朗首次访美“不卑不亢”的表现,表明新政权奉行更为“均衡”对外政策
布莱尔执政期间,“自由干涉主义”在对外政策中滥用。英国参加了北约对科索沃的空袭、追随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些政策造成负面的效应日益显露,驻伊英军深陷泥潭难以脱身,受到国内朝野一致批评。
7月29日,布朗以首相身份首次访美。从双方发表的言论看,尽管双方保持“建设性战略关系”不变,但英强化了其对全球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等其他挑战的关切。
布朗对与美关系发出的信号是,英美关系应超越“英美特殊关系”,英将加强同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印度、中国等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关系,奉行更为“均衡”的对外政策。布朗首相访美前先赴德国访问,可能是英美特殊关系首要地位变化的一个标志,英美关系在今后一段时期有所降温势头明显。英国仍希冀美国民主党明年上台后再与美国重新定位。
主要变化表现在:一是撤军势在必行。伊拉克问题是英国外交的重点,也是英美特殊盟友关系的一个契合点。布朗首先要在对伊政策上打开突破口。根据英国防部制订的撤军计划,英在明年5月之前将撤出全部驻伊英军。布朗在美强调,随着伊局势的改善,驻伊英军会逐步将其管理权移交给伊拉克政府和军队,阿富汗才是反恐前线。
不过,布朗不会对伊战政策大翻盘。英与美“特殊盟友关系”不会变,但今后与美全球战略具体行动的配合将受国内政策制约,难再实时同步,如从伊撤军也是定局。英对美结构性政策调整尚有待美国政坛的变化而定。
二是牵头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布莱尔卸任后即被任命为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特使,这将使英国在中东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布朗许诺为中东和平设定“经济路线图”,解决巴勒斯坦的贫困问题。对伊核问题,推出多边外交行动加经济制裁的“最佳途径”,声称“我们将在未来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可能很快会有对伊朗的第三个制裁措施”。
三是改变穷兵黩武的习惯。布朗新政府将赋予议会决定是否参战的权力,对英海外军事干预形成制约。布朗将成立新的国家安全理事会,把国内和国外情报合并处理,力求精确属实。在反恐问题上,布朗提出反恐要以“攻心为上”的新策略。
对欧洲方面,布朗虽称“亲欧洲、重改革”的政策不变,但明确排除了英加入欧元区的可能性,近期内“不会对欧元或加入欧元区问题进行新的评估”。近来,英对欧盟新条约草案的“四不立场”反映出布朗新政府将继续游离在欧盟之中,力图调控欧盟一体化进程方向,起到美在欧盟的“木马”作用,与亲美新成员国扮演“新欧洲”力量角色,不失时机地向欧洲兜售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呼吁欧洲企业积极倡导改革,抵制保护主义,呼吁欧洲市场要更加开放,高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旗,为其外交地位争取主动。总体上,英对欧盟立场继续游移于“孤立”与“入套”的困惑中。历史经验证明,英对欧陆双重性是永久性的,也是永远无法克服的。“和而不同”将成为布朗新的对欧政策特点。
近日,英俄因“间谍引渡案”交恶,一时间剑拔弩张,惊现一幕冷战时期中的对峙场景片断。布朗导演英俄交恶,是英发出对俄战略调整的信号,还是偶发事件或政治做秀,不可不察。
从历史上看,俄欧交恶多发生在美俄关系紧张之际或俄有重大国际活动之时。此次“间谍引渡案”发生之际正是美俄在反导问题上的争执升温之际。7月14日,俄发表声明,决定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器力量条约》以及与其相关的国际协议。再从大背景看,俄年底将举行议会选举,明年3月举行总统选举。近一段时期以来,西方媒体大肆渲染俄正在形成“军僚主义”国家,认为普京正在打造一个以联邦安全人员为主的专制独裁政府,清除异己,追杀叶利钦政权时期的政治、金融寡头,为2012后的重新上台作准备。
从地缘政治上看,英俄交恶显然是美俄关系逐渐恶化的反映。英作为颠覆俄的大本营,不断接纳、纵容俄反叛人员在其领土从事颠覆俄政权的活动,必然对英俄关系造成影响。此外,英俄经贸合作不甚强劲也是英伺机迁怒于俄的因素之一。
英主动出击压俄,意在今后与俄经贸合作上争取更大筹码,并希冀借此扩大其在欧盟的政治影响。当然,也不排除布朗上台首次访美前政治做秀的因素。以此向美政治表态,弱化其欲在伊提前撤军的尴尬。
综合分析,英俄交恶是美俄、欧俄关系紧张的表现,是美国抑俄制俄战略的反映。这种斗争将长期存在,并随着美俄力量消长态势不断变化。从目前形势看,双方都有合作的需求,谁也没有斗破的本钱和能力。(刘建生)(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