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8月12日电(记者邓卫华)一场大暴雨11日突袭山东海滨小城乳山,16名群众被困洪水中。雨夜中,乳山市公安局50多名民警顶风冒雨、舍生忘死战斗4小时,最终将16名遇险群众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8月11日18时许,乳山市南黄边防派出所接到报警,在环海高速公路东边200多米处的南海大菱鲆养殖区内,16名群众被暴雨围困,请求救援。
所长马明立即带领3名民警冒雨赶往养殖区,16名群众被洪水分割在4个不同的养殖大棚内,大棚内的水深已超过1米,形势十分危急。
民警试图将分散的群众召集到一个大棚内,以便展开施救,但一些群众担心大菱鲆被洪水冲走,迟迟不忍离开。民警只得对被困群众逐个进行劝导,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16名群众聚集到离岸边最近的一个大棚内。
16人中,除5名男子外,其余都是不会游泳的妇女;其中还有两名60岁以上的老人。此时大棚内的水深已达腰部,雨仍在继续——民警与16名群众一起陷入了困境中,求救电话打向了乳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乳山市公安局局长周军接报后,立即与边防大队大队长黄平赶到现场,并指挥交巡七中队、徐家边防派出所、南黄边防派出所其余民警和消防大队官兵携带救生设备赶来救援。20时许,50多名民警到达指定地点。
在一名熟悉地形的群众帮助下,经过近1个小时的摸索,2名水性较好的民警携带绳索和救生衣,终于与被困民警一起在环海公路和养殖区之间拉起了一道“生命之索”。
雨夜中,50多名民警3人一组,每组护送一名群众,22时许,16名群众全部被转移到安全地带。据了解,这场暴风雨降雨量超过150毫米,并伴有5级阵风。
杨景宏在巡堤排查险情(7月25日摄)。安徽省淮南毛集试验区夏集镇的杨景宏是一位在乡镇工作了36年的老党员、退居二线的老防汛专家。虽然已连续两周吃药、“挂水”(打点滴),但在防汛最需要技术支持时,这位老人二话不说,拔掉针头,把急救药装进口袋,当天就从60多公里外的家中赶到了防汛第一线。他说:“虽然退居二线了,我还是个老党员。防汛就是战场,一分一秒耽误不得。”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摄
6月底以来,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全线超警戒水位,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
连日来,记者一行随总政工作组沿千里淮河采访,看到沿淮两岸受灾地区虽然良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但淮河干流无一决堤,无重大人员伤亡,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就医,灾区社会安定,群众情绪稳定。
为什么大水过后无大灾?当地干部群众说,十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持续多天的抗洪抢险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