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塌方现场。 赵亚辉 摄 |
自7月28日起,四川北川县白什乡发生大规模山体崩塌,700多居民受灾,却无人伤亡——
与自然灾害赛跑(重走中国西北角·关注时代大变迁下的微观西部)
本报记者 赵亚辉
8月12日,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白什乡仍被连日的阴雨天气笼罩着。自7月28日白什乡老街背后的山体发生大规模崩塌之后,截至目前,共有大约160万立方米山体崩塌,山下老街完全废弃,700多名居民受灾,附近3个自然村1700多名村民外出困难。
险情环生
山体滑坡持续不断
700名群众紧急撤离
白什乡位于北川县城西北65公里,地处青片河和白水河汇流的山谷中。去年12月28日,这里就曾突发过山体滑坡,在那之后,滑坡每天都在发生,尘土遮天蔽日,轰隆隆的声音持续不断。
7月28日晚11点,白什乡老街后山山体突发大规模崩塌,4万立方米山体顷刻崩塌到山谷,堆积的土石方阻塞白水河河道约150米,填高河道约10米,形成容量达1万多立方米的堰塞湖。
“这比我们预计的崩塌时间至少早了一个月。”白什乡党委书记胡覃对记者说:“为了保证群众安全,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每天监测滑坡的动向,另一方面积极安排群众搬迁转移。”
“我们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县乡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有40多人通宵守在现场。疏散工作从晚上10点一直进行到凌晨1点,所有居民都被疏散到青片河上游地区。”有关部门在危险区域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杜绝一切行人进入危险区域,在应急通道上,也派专人护卫。
“这几天山体一直在持续崩塌,已经有160万立方米山石垮塌,形成了长350米、高30多米的大坝。”胡覃说:“有关部门预测还有大约200万立方米山石有垮塌危险。”
及时应对
河流面临淤塞危险
导流洞发挥大作用
“如果不是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发挥了大作用,这次山体崩塌后果不堪设想。”北川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去年滑坡发生后,专家分析,滑坡可能造成白水河堵塞,如不加以引导,到时不仅上游3个村会被部分淹没,而且还会对下游村庄造成致命威胁。
经专家论证,有关部门在河流滑坡对面一侧修建了一个4.2米宽、3.5米高、长达678米的导流洞。导流洞于6月19日贯通,平时可以过人以及行车,一旦滑坡堵塞河流,河水将通过导流洞安全流过滑坡地带。
28日山体崩塌后,幸亏导流洞发挥作用,大量河水及时通过导流洞流出。
“导流洞有147米属于松散地质,如果河水长时间冲刷,可能垮塌堵塞。”胡覃说。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将导流洞上游部分延长,如果在此之前导流洞已经堵塞了,将会请专业单位实施爆破疏通;二是计划对河流下游地区修筑泥石流预防堤坝。
据介绍,为保证村民安全,有关部门封锁了原有的乡上到村里的公路,并在半山腰修建了一条人行通道。“我们计划尽快进行勘测设计,在没有滑坡山体的半山腰修出一条路。”
灾后重建
受灾群众情绪稳定
新居即将集中建设
鉴于山体滑坡难以防治,只能避让搬迁,当地政府作出居民整体搬迁的决定。去年滑坡发生后,白什乡小学301名学生和143户701名居民就开始了转移安置。
半年多过去了,目前所有学生全部安置在距离白什乡12公里的青片乡小学就读,寻址新建的学校住宿楼、办公楼主体工程也已完工,预计10月8日转移学生就可全部回到白什乡就读。转移群众也已得到妥善安置:一部分集中住进政府提供的房屋,一部分租房居住,还有一部分回到乡下居住。
为了保证灾民情绪稳定,白什乡年初就成立了“政治思想工作队”,给灾民做思想工作。现在72户村民对重建家园充满信心。
记者在灾区现场看到,乡政府在安全地带划出一大片河滩土地,建起了一个长1500米、造价约500万元的堤防平台,受灾的60户群众将在这里集中建房。
胡覃告诉记者,再过几天就要为村民分配位置了,按照计划,10月底主体工程将完工,12月底灾民将搬进新居。到时候,一个新的小镇将拔地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