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来备受人们青睐的“实景文化”该如何超越现实、健康发展?在刚刚落幕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有益探索高端论坛”上,伴随着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成为关注热点,对于实景演出以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的讨论十分热烈。
自漓江上的实景歌剧《印象·刘三姐》首创成功后,以“实景”为关键词的一种演出类型,在丽江、西湖、少林寺等著名旅游景点纷纷上演。这种新的演艺形态和市场运作模式,无疑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股新风。但值得关注的是,也有一些耗资巨大的实景演出,收获的只是“寂寥的掌声”,观众反映和市场运作状况都很不理想。
这些实景演出的共同特点是投资巨大,付出的“创意成本”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元。给予创意极高的“金钱”礼遇,是对文化创造经济价值的认可和鼓舞。遗憾的是,一些主创者接受了“百万”、“千万”的礼遇,却并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创意”,既没有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对文艺创作没有多少“建树”,有些实景演出甚至因为创意平庸而成为文艺创作的“反面教材”。
创意,是天赋、经验和勤奋充分聚合后的突变,其关键是创新,创造力的大小决定了文化生命力的大小。对中国演出市场和旅游业来说,第一台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创新,为舞台创作开启了新思路,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了先河。然而,此后不少纷纷跟进的大型实景演出却出现结构类似、手段雷同、缺乏艺术感染力等问题,结果是虽耗费了巨资,观众却并不买账,这是市场的无情,也是文化“创意”东施效颦的教训。
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结合一定的载体特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一哄而上的仿照和克隆,不仅会贬损“实景艺术”的文化创新,也会贻害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实景演出多以名山胜水为舞台,有的甚至是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或保护地带上进行。一些匆忙上马的实景演出,缺乏对整体文化环境的考虑,对景区随意进行土木和声光电改造。最后不要说没有挣钱,即便挣了点钱,景区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也遭到了无法修补的破坏。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各地推进文化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或市场运作,或政府投资,一些重大文化工程应运而生,文化建设和文艺生产的环境越来越好,文化创作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这种状况下,提升文化品质,增添区域文化魅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这些愿望都是美好的。然而,美好的愿望要付诸实现,一定要找到合理的载体。手中越是有钱,使用越要得当,越要树立文化建设的“精品意识”,不经理性论证,不思真正的文化创意,只慕“宏大叙事”,必然产生大而无当的形象工程。与其花了巨资又成了遗憾之作,不如更多扶持一些基层文化创作,让老百姓从文化建设中获益。
美好的文艺作品可以惊天泣地,平庸不当的创作,只会消解艺术的魅力,削弱人们的精神追求。投资者要力避短视,文艺创作者也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创作环境,奉献出有价值的创意。
更多《人民时评》请登录人民网www.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