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8月16日电(记者王立芳)“耕地夹在石头缝,房子建在石头上,喝水要钻石头洞,出门要攀石头山。”壮乡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称,长期以来,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身份、不同民族的中共党员在领导石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治理石漠化的过程中,谱写出人定胜天的“红色扶贫经”。
广西裸露石灰岩面积占总面积的38%,49个贫困县中有44个地处大石山区。广西凌云县陇雅村就是一个典型的“石头村”,300来户人家散居在42个不通路、不通电、严重缺水的自然屯里,“瓢一块碗一块”的薄地分散在130多条乱石嶙峋的山沟中。26年前,瑶族青年吴天来辍学回到陇雅村,不甘贫穷的他时刻想着如何让石山变成“金山”。
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天来发现陇雅石山上竟然有锑矿,当地多种野生药材在山外也很受欢迎,便马上组织当地群众开矿、采药,他自己则负责拓展销路。“几年下来,我也算是发财了,存款最多的时候有88万元。但那时,很多村民过年还是吃不上肉。”吴天来说。
因为基础条件太差,直到1994年,这个村人均口粮才刚过100公斤、纯收入300元左右,贫困率达70%,屯与屯之间全是羊肠小道,“隔山望得见,相会要半天”。1995年,凌云县97%的村都通了电,但陇雅村农民仍在摸黑。
凌云县政府曾一度决定让陇雅村整体搬迁,进行异地安置。但陇雅村人却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虽然穷得只剩石头,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吴天来说,只有让“三不通”变成“三通”,才能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1994年吴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成为凝聚人心的“带头羊”,带领群众修公路、架电线、发展特色产业,他的近百万家产也无偿捐献给了这个石山乡村的建设。吴天来的付出使他在村民中收获了巨大声望,1999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吴天来告诉记者,这10多年来,陇雅村共修了63公里路,每条路都有群众集资,修路开山劈石都是群众自愿投工投劳。“路一通,很快有老板来山里采矿,山上的牛心李、金银花也能卖出去了,村村户户搞起特色种养。”
过去,陇雅村农民只知道种植玉米、红薯,靠天吃饭。2001年,吴天来带领村骨干到外地参观,种桑养蚕产业引起了他的兴趣。吴天来以身示范,当年便率先种下15亩桑树,次年收茧后便有了上万元的收入。
在他的带动下,陇雅村改变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种植习惯,开始种桑养蚕。2006年全村养蚕收入达110万元;今年,陇雅村种植桑树2200多亩。正值蚕茧收获的旺季,陇雅村一些村民说,今年蚕茧价格不错,养蚕大户收入已经过万元了。
吴天来当上陇雅村党支部书记后,陇雅村的党员由原来的22名发展到现在的53名,其中有很多都是村里带头发展经济的能人。吴天来给村里的党员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所有的党员一年至少要为群众干两件实事,为公益事业的捐款不能少于2000元。
除了本地党员带头人之外,越来越多拥有高学历的党员也来到西部大石山地区向贫困宣战。13年前,在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的曾馥平主动请缨来到偏远贫穷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环江是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有5.8万毛南族人。玉米和红薯种在山坡上的石缝里,农民喝的是坑渍水、吃的是玉米糊、住的是茅草屋。因为贫困,一些五六岁的小孩甚至连衣服都穿不起。回忆起10年前毛南山乡的景象,曾馥平说:“那令人心酸的一幕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1996年,曾馥平与他的同事受命对大片荒山进行规划并安排移民发展生产。为科学规划土地和安排生产项目,曾馥平和同事们无数次实地考察,披荆斩棘,规划出肯福示范区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道路。
经过13年的石漠化治理和岩溶山区生态重建,肯福80%的农户住上钢筋水泥楼房,农户家家用上清洁自来水、户户装上电话,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当地群众称负责扶贫开发的副县长曾馥平为“真扶贫”。
“现阶段的扶贫不再是"天冷送棉被、过年送大米",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曾馥平说。
记者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广西将连续5年从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机关和单位选派干部下基层,担任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时间为一年。广西目前共有1.4万多个行政村,每年下派干部将达3万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党员。
(责任编辑:梅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