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第一次心动》节目海报(局部)。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刘文波)昨天,广电总局决定停播重庆电视台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心动》,并予以全国通报批评。
广电总局的通报指出,《第一次心动》严重偏离比赛宗旨,热衷制造噱头炒作活动,在评委选择、比赛环节、评委表现、歌曲内容、策划管理和播出监管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失误,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广大观众反响强烈。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和重庆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和编播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导向意识薄弱,专业水平缺失,内容把关疏漏,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通报还认为,《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庸俗媚俗。重庆电视台对现场转播极不负责,对现场混乱不堪局面未做任何有效处理,任其随意表现。
国家广电总局决定,立即停播《第一次心动》选拔活动。同时,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和重庆电视台要做出深刻检查;要对节目策划、审查把关、行政管理及相关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广电总局通报要求各地广电部门高度重视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的播出管理,对本辖区所属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进行一次清理,凡有低俗问题的立即纠正。
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其他电视台的类似节目也出现严重违规行为,不排除同样被叫停的可能。
警钟为谁而鸣?(快评)
苗苗
近来,每个周末,电视里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选歌手,选舞者,选演员;再后来选情侣合唱,选超级宝宝,选天才少年……实在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能选的”。
其实,选秀初登荧屏时,曾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这种复制了国外“真人秀”形式的节目,观赏性和互动性都比较强。不过,仅仅几年工夫,越来越多的选秀“你方唱罢我登场”,很快人们就发现,很多节目形式如出一辙,短信投票、终极PK、复活赛……选秀节目,慢慢变成了彼此的“模仿秀”。
节目同质化严重,观众的注意力有限,如何保证收视率?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创作人员不从挖掘节目内涵、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却另辟蹊径,热衷于“博出位”:先曝光黑幕,再找人跳出来“辟谣”;部分评委的陈年旧事也被充分“挖掘”;部分选手丑态百出,恶搞为乐……频频的“炒作”,让一些选秀演变成了一场场的“是非”表演。
如是,收视率上去了,钱包鼓起来了,但电视屏幕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呈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就无人关心了。
《第一次心动》被叫停,对于选秀节目来说是一记警钟。“炒作”早晚有被揭穿的一天,“格调低下”早晚有被唾弃的一天,玩得过火只会咎由自取。真正好看的节目,观众永远不会审美疲劳。希望这一记警钟,能够提醒部分选秀节目组,除了收视率外,还有一个词叫“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