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海军某驱护舰编队正在南海海域进行鱼雷打靶训练。
“发现敌潜艇!”某护卫舰雷声部门长在急促的战斗警报声中向舰长紧急报告。
“发射鱼雷!”黄舰长果断下达了命令。
此时,只见一枚鱼雷钻进大海,瞄准“敌潜艇”高速航渡。
黄舰长用高倍望远镜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鱼雷眼看就要命中目标,可那条白色的航迹却偏偏与“敌潜艇”擦肩而过。甲板上一片叹惜声。
让鱼雷做到一发命中 当时,伴随该舰保障的海军南海舰队某保障基地装备技术质量监测站彭先洪副站长将此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战舰刚靠岸,彭副站长迅速采集了鱼雷的相关数据,匆匆赶回实验室,一头扎进了成千上万组的数据中。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计算和推理后,精通军事计量的他找到了制约导弹、鱼雷等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率不高的“症结”——制导鱼雷微弱信号的检测分辨率偏低,无法正确检测到目标反射的微弱回波信号。
为解决这一保障难题,彭先洪副站长随即召集科研人员进行“集体攻关”。他们一改过去“一窝蜂”式和各自“小打小闹”的模式,以科研课题为纽带,成立了专家引导、硕士攻关和学士协同的“三级”人才梯队,开始了没日没夜查询资料——集中探讨——进行实践的“重复劳动”。
两年后,第一台某型微弱信号/噪声检测设备终于研制出来,使困扰微弱信号检测几十年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一科研成果,使我国微弱信号检测水平达到纳伏级,检测能力比过去提升了上千倍,并荣获2006年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这一技术已批量生产装备到部队,被广泛应用到导弹、鱼雷等制导武器检测上。这些武器安装上“火眼金睛”后,不仅能敏锐地接收各种目标回波,还能及时修正航向,有效摧毁目标。
让导弹报废燃料再生 2003年11月下旬的一个拂晓,在广东湛江某报废燃料净化再生场,该监测站军械化验室正在销毁某型导弹报废燃料。
“点火!”随着技术人员快速按下点火开关,数吨报废燃料在巨大的净化池内顿时化为一片火海。短短1分钟时间,燃烧产生的氰化物黑烟顷刻间弥漫上空。
负责指挥整个销毁任务的军械化验室主任刘忠义望着火海和黑烟沉思起来:价格昂贵的导弹燃料付之一炬,已经十分可惜,而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对周围环境又会造成严重危害。要是能“变废为宝”使燃料再生,那该有多好啊!
说干就干,刘忠义主任在瞬间“灵感”的激励下,立即召集化验室人员进行现场办公,集体专门研究报废燃料再生利用的可行性问题。结果,刘主任的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赞同马上申报课题,一场决定报废导弹燃料再生的“攻坚战”打响了。
为准确区分“废品”和“宝贝”两种燃料的成分,他们先后采集了来自不同贮藏地点的上百种燃料样本进行化验。导弹燃料具有挥发性、剧毒性等特点,工作人员虽然身着防化服,但剧毒气体还是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可回避的伤害。与报废导弹燃料打交道多年后,刘忠义主任被确诊为严重的“化学性肝损伤”,其他同志的皮肤或四肢也有不同程度的化学灼伤。然而,为了科研目标早日实现,他们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苦战700多个日日夜夜后,某型报废燃料再生设备问世了。在减压蒸馏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作用下,貌似“黑酱油”的报废导弹燃料重新变得晶莹剔透起来。这一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效益,并荣获2005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如今,他们已为海军处理和再生了报废燃料逾千吨,节约经费数千万元,还有数个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新型舰船,为现代化战舰打赢未来信息化海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