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8月17日电(记者王炤坤) 中国三大古代石窟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2007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成效显著。云冈大佛前的空间环境变得更加开阔舒展,北魏皇家石窟气势得以充分展现,同时大大便利了中外游客游览观瞻。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日前告诉记者,今年研究院首先有计划地迁移了昙曜五窟前的部分杂树,将第13至20窟前青石地面向南拓展约15米,使窟前游览空间比原来扩大近一倍。同时,对新形成的昙曜五窟广场进行绿化,为游客提供了远距离观赏佛像和林间休憩的良好环境。
其次,降低并拓宽了通向西部洞窟的上坡路面,在道路两侧增建了与景区环境协调的石质护栏,还特意设置了残疾人防滑通道。这条道路直达窟区最西端,向南与出口道路相接,既改变了以往单行线路、游客走重复路的问题,又缓解了游览路线的拥挤状况,提高了游客参观的安全性。
张焯说,云冈中部的第5、6窟前空间狭窄,形成了“旅游瓶颈”。前不久,研究院将其两处台阶放为缓坡,将3米的旧道改为9米,有效缓解了游客的拥堵现象。今年研究院还将20窟前方的所有建筑物拆除,按照园林建设标准进行整治,从而使大佛前的空间环境变得更加开阔舒展,北魏皇家石窟气势得以充分展现。
为了让云冈石窟景区形成窟内窟外一致的景区历史文化氛围,向中外游客展现“石窟外的文化”,研究院今年组织人员对景区历史遗存、遗址和现代名家墨宝进行整理、再现和展示。为此,恢复了部分历史牌匾、楹联;展示了“昙曜五窟”前的古河坝遗址;展示了部分名家题词石刻。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