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Palprey教授以其正在写的《Born Digital》一书为依托,探讨了当iPod、DVD替代了上一代的Mix tape、Walkman、VCR的时候,两代人之间的到底有什么不同点。另外作为一个哈佛法学院的教授,教授从法律、政策的角度谈论这样的影响。
教授演讲的第一部分的主题是:出生于电子时代的新一代。
在这个部分,教授首先探讨了新一代年轻人在信息接受渠道的多元化问题,他们可以使用手机、MP3/iPod等等,还能同时和MSN上多个人聊天,更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哈佛Harvard上课每个学生面前都有laptop,大家通过互联网在课堂及时讨论,因此上课的时候经常有学生间奇怪的默契。
教授还表示,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传统媒体是单向的传播,而大众在和用互联网时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浏览新闻而不是订阅报纸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人们在互联网的互动和参与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即政治、经济和文化。
他举例说,人们可以通过在网上结成某个政治团体并共同为其政治目标所努力,可以通过网上募集资金、拉选票还可以在选举的时候进行电子投票。经济方面人们可以在网上开始小规模的创业,比如当初哈佛的学生建立的FaceBook。关于文化方面,他表示“数码一代”与生俱就有一种“协同生产”的意识,他们习惯于在网上和人们进行互动和交流,相互借鉴彼此的创意,从而诞生更新、更好的想法乃至产品。
在回答学生有关如何定位“数码一代”的问题时,教授表示数码一代已经并不能通过年龄来判断,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熟练的掌握手机、mp3以及互联网的各种技术,这有可能远远超出一个20岁或者30岁的人的水平。
在第二部分,教授主要讨论了关于互联网发展到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个人网络隐私和安全问题以及有关网络创意和知识产权问题。拿Facebook为例(类似于中国高校的校内网),人们平均会通过50%的好友申请,人们可以选择在个人的主页上公布自己的哪些信息隐藏那些,但你无法保证好友们会不会将你公布的信息分享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隐私很有可能被泻露。
教授还在现场征集了一名“志愿者”,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blog地址,现场同学还一起看了他公布在博客上自拍的视频,在视频里他利用PS2跳舞机游戏的音乐,将跳舞的形式改为打拳,并把视频发布到了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 Tube上,这种新鲜的方式使现场的观众笑成一片,教授也总结到“Telling people I’m creative doesn’t mean anything; showing them does.”(现在只是别人你有创意没有任何意义,你要做出来给别人看才算数。)
关于知识产权问题,教授提出了最近美国谴责中国在打击盗版上力度不够的问题让大家来讨论,现场有同学发言表示这种谴责本身就建立在一种不平等基础之上,还特别举出了“中药”的例子,国外从传统中医中汲取一些配方,通过技术加工申请专利,然后中国企业再生产相关药品时则要被告侵犯其专利。也就是说,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他们垄断了国际上各种重要的专利技术,落后的国家则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境地,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在讲解之后,教授还组织的Information Workshop有2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个半小时集中讨论,大家讨论最重要的网络问题时与教授的见解不谋而合,20名学生中有7名学生认为个人隐私和安全受到了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