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蜀梅 实习生/李超 通讯员/王薇)昨日上午,国内首家心肺脑复苏研究所,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式挂牌成立,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出席了挂牌仪式。
1分钟出车都救不了猝死
据了解,美国每年因心脏骤停而死亡的人数为35万人,我国每年也有100万人左右死于心脏骤停,随着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的增加,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心肺脑复苏研究所所长黄子通教授介绍说,目前全国的急救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有些地方的医院还承诺一分钟出车。但是这些做法并不能提高心脏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往往救护车赶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急救时间,现行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对大众进行心肺急救术(CPR)的培训,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急救治疗。
有调查显示,如对心脏猝死者现场进行正确的心肺急救,那么患者的生存率能提高一倍以上。在美国,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掌握了心肺急救术,在我国,这一数字还不到1%。因此,黄所长说,推广大众CPR培训,是研究所成立以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按下按钮就可发出求救信号
黄所长说,现在的急诊,医生都是被动等待病人来,像心脏骤停这样的患者,一般赶到医院,都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因此他们专门开发了一套院外远程生命信息监护系统,将急救延伸到患者家庭中。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容易引发心脏猝死的患者,只需要在身上配戴如烟盒般大小的生命监测器,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就能随时被监控,一旦患者发觉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就可以按下生命监测器上的按钮,监测器就能向医院发出信号,因此医院就能提前行动,并且告知患者家属提前进行抢救。
即使患者来不及按下按钮,当监测器监测到病人的生命信息出现致命性变化时,也会自动向医院发出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