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上午11时38分,河南陕县支建煤矿井口,黑压压挤满了人,却出奇的静。
终于,矿工兰建宁第一个被搀扶出了矿井,人群,在这一刻沸腾了。
“你受苦了,你现在安全了!”早已等候在井口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快步迎上前去,几双温暖的手一起握住了这双沾满泥浆的手……
紧接着,第二位,第三位……被困矿工陆续升井。
12时53分,当最后一名矿工曹百成走出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和着欢笑潸然而下……
76小时生死大营救,人们最终赢得了这场与死神的赛跑……
360米地层深处,百余平方米的高台上,刹那间,站满了一个个惊恐万状的矿工
7月29日凌晨,陕县支建地区大雨如注,山洪暴发,平日干枯的铁炉沟河顿时洪水咆哮,排山倒海的大浪不断冲击河堤。
8时10分,负责防洪巡查的中铝矿业分公司员工张长兴,在铝土矿采区边界外10多米的河道,发现一个飞速旋转的漩涡,顺着漩涡洪水汹涌渗入地下。
“不好,一定是支建煤矿透水啦!”张长兴知道河床下是支建煤矿。他立即向矿业分公司渑池铝矿值班人员报告。
公司紧急调集挖掘机、装载机进行填堵,同时通知支建煤矿。10分钟后,支建煤矿救援人员赶到现场。
而就在此时,汹涌的洪水已冲进采区巷道,冲垮三道密封。巷道被淹,当班下井102人中只有33人及时升井。
“进水了,进水了!”8时左右,平静的巷道里突然传出一声尖叫。
“快撤!”开拓队副队长曹百成猛喊了一嗓子。矿工们本能地向井口方向冲去。水迅速上涨,淹没了脚脖,转眼间又升到膝盖。“快冲啊!”曹百成边召唤着矿工弟兄边向外猛跑。
最后30米是巷道转弯处,压到胸口的洪水已使曹百成他们呼吸急促,行走艰难。
“出不去了?往前冲更危险!”曹百成定定神大声喊:“快撤,快回撤!”巷道尽头有一个长30多米、宽不足3米的高台面。跟着曹百成一起撤到高台面的有开拓队7人,安检员宁保师、郭石屯等,一共13个。而此时正在作业的采煤队、掘进队、修复队、机电队、运输队共有50多人,并不知道险情发生。喘息未定的曹百成立即分派人手,迅速通知他们到这里集合。
刹那间,360米地层深处这片百余平方米的高台面上,站满了一个个惊恐万状的矿工。
抢救!抢救!特急!特急!事故信息很快传到中南海,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
7月29日,星期天。三门峡市煤炭管理局局长雷建国正在家中休息。
10时20分,一个电话惊得他跳起来:“支建煤矿东风二井被淹,目前有70名左右的矿工被困井下!”
长年从事煤矿安全工作的雷建国意识到事态严重,他一边责令矿方迅速向省局和当地有关部门报告险情,一边下令:所有的局领导立即集合!
10分钟后,汽车载着他们向支建煤矿疾驰。路上,雷建国的手机几乎打爆:向洛阳煤炭管理局求援;向有透水事故抢险经验的新安煤矿求援;命令所属其他煤矿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增援支建煤矿!
几乎同时,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刘世伟也接到了正在东北考察的局长李恩东的电话:“陕县有70名左右矿工被围堵在了井下,立即联系义马煤业集团,请他们迅速派出救援队伍,携带最好的设备,赶赴事故现场全力救援。”
11时,倾盆大雨。几乎在雷建国一行赶到的同时,义煤集团的救护人员与设备、洛阳市新安县煤炭局备用的一套全新抢险救援设备也到达了现场,并立即着手安装。这是最早进驻现场,也是最终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支骨干力量。
抢救!抢救!特急!特急!事故信息逐级汇报,很快传到中南海,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当即批示,要全力施救,科学施救,严防次生事故发生,确保被困矿工的生命安全。
紧接着,又作出第二次批示,要求在前一段抢救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按既定抢险方案,加大组织施救力度,切实防范出现新的险情,尽早救出被困矿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工作推进越快越好,营救矿工越早越好,伤亡人员越少越好,努力做到无一人伤亡。
矿工生命高于一切!中央领导心急如焚!
14时,接到报告的国家安监总局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在北京发出指令:首先找到透水点,堵住水源!执行“一堵,坚决堵住地面水源,不再渗漏;二排,加快井下排水,清理矿渣的速度;三送,送风、送氧,后发展为送牛奶、送面汤”的抢救方案,并将有关情况和抢险报国务院领导。
当日下午,正在召开全省会议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得知险情,立即下达指令:要不惜一切代价,营救被困矿工,并提前结束会议,冒着暴雨赶赴现场,与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以及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起了解事发原因,察看周边地形和河道水势,按照“一堵、二排、三送”的抢救方案:迅速增调武警消防官兵全力堵住漏洞,集中抽水设备全力排水,想尽一切办法向井下送风送氧,同时要保障电力、通讯安全畅通。徐光春指出:救人是唯一的目的,各项措施要围绕救人来实施,做到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越细越好。
23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带着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李毅中要求立即核查支建煤矿井下炸药领取、存放的情况,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正在辽宁考察的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和副省长史济春得知情况后,立即中断考察,连夜赶赴现场参加指挥抢救。李成玉斩钉截铁地表示:“需要用人给人,需要用钱给钱,需要用物给物,要不惜一切代价往外"抢人"!”从7月30日凌晨起,他与李毅中、赵铁锤和史济春等一直坚持在一线指挥抢险。
为了69名矿工兄弟的生命,共和国紧急行动起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世界的目光向这里聚焦,看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成为化险为夷、起死回生的力量!
井口旁的一间小平房里,成为决战指挥部,一个个方案在这里制定,一条条指令从这里发出。饿了吃份盒饭,渴了喝口瓶装水,困了就在旁边的钢丝床上眯一会儿,人人眼中布满血丝……
官兵中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肩并肩,手挽手,用血肉之躯挡住汹涌的洪水,沙袋在人墙前慢慢筑牢,升高……
电闪雷鸣,雨势越来越大。洪水仍在上涨,如果不迅速堵住漏洞,后果不堪设想。
“立即派人赶赴支建煤矿抢堵透水缺口!”29日14时30分,三门峡市武警支队政委闫德华接到上级命令。
16时,他与副支队长张进福带领70名武警战士赶到现场。顾不上喘口气,官兵们立即组成了抢险突击队冲到雨中。
与此同时,三门峡市消防支队政委李星华也接到增援电话,他迅速调集三个中队和机关共40名消防战士赶往现场。
山洪以每秒15立方米的速度冲来!武警、消防战士扛着沙袋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奔波。
30日凌晨,暴雨还在倾盆而下。上有已经到达警戒水位的小水库,下面3米就是被淹的巷道,情况越来越紧迫。
河水湍急。官兵们把雨布铺到河里刚用沙袋压住,就被大水冲走。“共产党员跟我上!”一声令下,官兵中的党员挺身而出,站在缺口前,肩并肩,手挽手,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在激流中组成一道人墙,沙袋在人墙前慢慢筑牢,升高……
将近20小时抢堵洪水渗漏的战斗中,武警官兵300多人先后搬运沙袋1.1万袋,在河床三面筑起80米长的防渗堤坝,铺设防渗河床200米,以最快的速度堵住了洪水下泄,在第一时间解决了抢险救援工作的最核心问题。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又一场降雨即将来临!
30日13时20分,三门峡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到矿区西南方向出现了强雷达回波。
人工降雨!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霎时,火箭齐发,炮声隆隆。顷刻,云开雾散,丽日当空!人工消雨作业持续了近两小时,成功地“拦截”了矿区西南方向的降雨。
69名矿工兄弟的安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来自中南海的嘱托,语气一次比一次急切,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全国人民的期望,一个比一个殷切,一天比一天焦急!
在现场指挥部那间闷热的平房里,连夜从北京赶来的煤矿技术专家与省市领导共同商讨救援方案,反复论证每一个技术细节;
在现场救援的人潮中,中央有关部门、省、市领导与抢险队员一样,穿上雨靴,脖子上搭条毛巾,日夜坚守着;
在层峦叠嶂的大山里,移动公司的移动基站开来了,电力公司的移动电站开来了;
三门峡市卫生部门130多名医护人员和25辆救护车赶来了;
第一台抽水用的潜水泵,连夜跨过黄河大桥,从山西省运城市运来了;
中原油田的钻井队带着钻探设备赶来了,提供了万一巷道清淤失败另辟救援战场的方案;
小浪底潜水队带着潜水设备赶来了,准备如果巷道水量过大潜水救人的方案;
河南抢险救灾排水中心把所有设备装车运到高速路口,准备随时驰援;
荥阳水泵厂得知抢险需要专业水泵,立即组织职工连夜加班,紧急组装水泵;
更有来自全国的47家媒体近200名记者,日夜守候在现场,把救援中的每一个进展及时传递给牵挂着的全国人民。
电话“8044”又急促地响了起来:“省委书记到了现场,要和你们通话。”
人们心急如焚,井下的矿工到底怎么样了?!
29日8时多,井下的曹百成刚站上高平台,猛然想到水中还有一根通向井上的压风管,有了压风管,能通风就有存活的希望!
曹百成立即带着安检员宁保师等人又冲下水去。巷道的水已快淹到了脖子,曹百成艰难地回游了100多米,在水中找到这根“生命线”,用电工刀砍断,奋力拖上高台。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采煤队副队长朱年群第一个想到了用内线电话与外界联系。他发疯似地拨打着,一部电话没音,又冲到另一部电话前,还是没音……洪水在上涨,刚试过的一部电话,很快就被淹在了水里。
灯突然熄灭了,被吓呆了的矿工兄弟惊恐地聚在一起,鸦雀无声,一片死寂。不知过了多久,空气渐渐变得稀薄,人们呼吸越来越沉重,人群发出了呜呜的哭声。
“电话"8044"通了!”一直忙着拨打电话的电工马彦虎喊。
“发生淹井事故!上面正在救我们!”朱年群边接电话边扯着嗓子传递信息。不久,压风管道呼呼吹进来新鲜的空气,大伙贪婪地呼吸着。
有了空气,暂时没有生命之虞了,但水位还在一点一点地上升,止不住透水也得淹死啊!在300多米深的井下能坚持多久?朱年群他们心里没有底。
29日20时10分,电话“8044”铃声再次响起传来令人振奋的声音:“省委书记来到了现场,要和你们通话。”
“矿工师傅,我是省委书记徐光春。我现在已经到矿上了,各项抢救措施都已经确定,已经开始实施,请你们在下面安心、放心,保存体力,团结起来,积极自救,要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想办法把你们抢救出来!”
省委书记的话让绝望的矿工们流下了热泪,矿工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此后,29日23时,赶到现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与井下被困矿工通电话,向矿工们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和问候,温暖了矿工,更增强了被困矿工的信心。李成玉等领导都不时与井下通电话,鼓励矿工们团结自救,及时通报最新进展。电话真的成为一条“生命热线”。
让我们把镜头转回地上。
漏洞堵住后,3台水泵加足马力向外抽水。眼看着水面逐渐下降,救援队伍与井下矿工的距离越来越近。义煤集团副总经理贾学勤担任井上、井下联络和紧急情况判断处理任务,总经理翟源涛带着突击队亲自下井开拓淤积巷道。
此时的矿井受突水冲刷,巷道多处塌方阻塞,运输系统瘫痪。所有的抢险救灾物资全部靠人拉肩扛运输到现场,最大设备重量达600公斤。
狭窄、潮湿的巷道里,抢险队员在积水里作业,为了加快进度,他们脱掉衣服,赤条条在巷道里用铁锹、用锄头排渣清淤。
30日晚的暴雨给井下的清淤带来极大困难,31日凌晨3时,指挥部出于安全考虑,要抢险队伍撤出来。队员们急了,“下面还困着人呢,不能撤啊!”领导忍着泪吼道:“这是死命令,必须撤!”2个小时后,暴雨稍歇,还没等领导招呼,抢险队员们就早早来到井口,要求继续作战。
8月1日上午8时35分,救援工作迫近最后关头,在巷道内外淤泥清理贯通之时,巷道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瓦斯大量涌出,抢险作业点二氧化碳浓度一度上升到3%,瓦斯浓度达2%。“抢险人员不能倒下去!多加几个监测点!”前线指挥命令道。在井下跪着掘进的义煤集团董事长武予鲁根据经验,沉着应对,他要求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加快清淤排水进度。“我们掘进一米,矿工们获救的希望就增大一分!”
在中国的矿难史上,成功利用通风管道为井下受困人员输送氧气、面汤、鲜牛奶,尚属首次
7月30日,由于空气被巷道阻断,井内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井下人员开始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指挥部果断决定:通过压风管压入医用氧气。
半个小时后,井下打来让人欣喜的电话:“感觉舒服多了。”此后,医疗专家不断根据井下人员报上的身体感受,调整送氧量。医用氧气瓶被连接到压风管道上,这条线路从此被称之为又一条“生命线”。
压风管路、防尘管路、通信线路,这三条管道,在这次抢险中成为被困矿工名副其实的“生命线”。事后,人们不禁想到,如果支建煤矿没有安装这些设备,救援的结果还未可知。
在潮湿黑暗和憋闷中煎熬30个小时后,有几个年轻矿工逐渐失去了耐心,精神濒于崩溃。
危难时刻,共产党员吉先发、李保堂站出来了,入党积极分子朱年群、曹百成等站出来了!一个“临时队委会”在地下深处成立,朱年群总负责,并与吉先发一起负责与井上联络;曹百成负责稳定人心;维修队副队长兰朝军、机电队班长张彦群、采煤队副队长何保民,分别负责各自队伍;安检员宁保师、郭石屯二人负责瓦斯监测和水位观察。
把人员安置好后,“队委会”成员商量,要把食物集中起来,这可能是井下最后一点救命食物,只能等最饥饿、最需要时使用。
共产党员李保堂迅速腾出工具箱。吉先发宣布“队委会”第一道命令:请大家自觉将带到井下的食物全部放到箱子里!
30多米长的高台,一口铁箱慢慢从这头抱到那头,馍、烧饼、鸡蛋,一个,两个……无声放进铁箱,没有人犹豫。经过清点:馍与烧饼加起来有30个,还有珍贵的6个鸡蛋。箱子被郑重地锁了起来。井下有一个装水的保温桶,遇险后,水桶里的水也被“管制”,留在最需要的时候喝。
时间在黑暗中缓慢地流逝,饥饿悄悄袭来。面对仅有的救命粮,大家都默默忍耐着,实在熬不住就坐在地上,用腿顶住胃部。
30日下午6时左右,井下水位明显下降。矿工们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队委会”商定:大馍四人一个,小馍、烧饼两人一个,鸡蛋照顾给年纪大、身体弱的人吃。
不能让矿工们就这样饿下去。指挥部里,又一个大胆设想被提了出来:通过送气管道向井下输送新鲜牛奶。送奶就要停气停氧,这可是中国煤矿抢险史上从没有过的!经过缜密的谋划和计算,指挥部认为10分钟时间不会出现大问题。
注水清洗管道后,400公斤鲜奶被缓缓压入。“报告指挥部,俺都喝饱牛奶了,大家的矿帽里都接满了。”30日晚,朱年群打上来的电话,让指挥部里一阵欢呼。
喝上牛奶的矿工又进一步希望,能不能来点“添劲儿”的食物?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李恩东提议,可以熬一点汤。指挥部决定熬制不会堵塞管道的面汤。陕县县委书记高战荣亲自跑到厨房,看着面汤熬好,又找来细箩将面汤细细筛过;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九成亲口尝过,又往面汤里加了足够的食盐,火速送往井下。
“喝到面汤没?”“喝到了,还热乎着呢!”指挥部里所有人又长出了一口气。
小小的压风管,像连接母亲和婴儿的脐带,把祖国母亲和她的69个遭难的孩子紧密连在一起。洁白的乳汁,带着母亲的体温从地面汩汩流进地层深处,送去生的希望,送去力量和勇气!我们不幸的矿工兄弟,此刻你们是共和国13亿儿女中最幸运的一群!
30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又一次批示,要求紧急调人员和设备,加大送风、清淤和排水力度。力保向被困矿工送上牛奶、饮料。力争尽早救出被困矿工。领导的关心又一次坚定了矿工的心。
“那么多人在营救我们,我们就剩下最后的坚持了,大家排好队,盯着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出!”
时间啊,怎么这么慢!
本来以为24小时就能被救出去,但48小时过去了还没听到救援的声响,有的矿工已经达到心理极限,情绪又一次开始骚动并不断蔓延。有的矿工不吃不喝,有的情绪失控骂人。朱年群笑着鼓励大家:“省委书记、省长都来救我们了,肯定能成!”
为稳定矿工们的情绪,指挥部让矿工家属与地下亲人通电话。当妻子们与井下通话时,“大丈夫”振奋起来,“没事,没事,好着哩!”“饿是饿,大男人饿点怕啥!”曹百成接到妻子的电话连声说:“没事,没事,有奶喝,死不了,你在外面等着吧!”笃信基督的妻子说,要不是大家来救你,你早没了!你看看这景况,领导来了这么多,你出来咋报答?
大巷道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唯一的活路。水一度顺着40米斜坡巷,涌到离台面不远处。观察水位,从一开始就成了“队委会”最关心的事。五个队长加上两个安检员,轮流上前,每一丝水位的变化,都不放过。
“水下了。”8月1日上午8时,朱年群含泪向地面报告,声音提高了八度,他是想让兄弟们都听到,振作起来。
就在这时,正在水里观察的曹百成大喊:“巷道有声音。”朱年群等侧耳倾听,果然巷道尽头似乎有嗡嗡的人声,头顶的管道有“咚咚”的敲击声。
水性好的兰建宁率先探路,水先是没到他的腿部,越往前趟越深。兰建宁开始凫水,污浊的水面离巷道顶部几乎只有四五厘米,每隔1米还有一道铁横梁挡着,遇到横梁,兰建宁就不得不把头钻到水里。
正游着,他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个声音:“兄弟,不要怕,你们得救了。”随后,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他的胳膊,顺着一个狭窄的洞把他拽了出去。
电话传来喜讯:兰建宁得救了!这一刻,矿工们聚在洞前欢呼了!
为了避免混乱,朱年群大声喊着:“那么多人在营救我们,我们就剩下最后的坚持了,大家排好队,盯着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出!”秩序又一次井然,每一个队一组下水,身体好、会游水的两个包一个身体虚弱、年龄大的。
年龄较大的张群官身体极度虚弱,到了深处连喝了几口水,朱年群忙冲上前,一手抓住他的胳膊,又让自家的小舅子郭二怪托着张群官,俩人连推带拽艰难前行。前行几十米,眼看就要到洞口了,前方救援队员刚抓到朱年群的手,他就再也支撑不住了,一头栽倒,休克过去。
8月1日12时53分,最后一名矿工走出井口,69名矿工全部得救!
“我是曹百成,开拓队副队长,我是最后一个升井的。我代表69名矿工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善良的人们,是你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响起来!
8月4日,矿工们全部出院,抢险救援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矿工们商量,8月1日这一天作为大家共同的生日。“和救我们的军人一起过生日,太幸运了!”
“入党应该有点希望了吧?”郭石屯出院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工工整整写了《入党申请书》;朱年群这位两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分子又一次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而曹百成这位曾信过教的中年汉子,诚恳地说:“是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一辈子献给党和国家。”
8月13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在郑州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在陕县支建煤矿“7·29”抢险救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在总结表彰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说:“这次抢险救援是对党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考验。它的成功是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多年来煤矿事故救援最成功的范例!”
“这次事故对我们是一次检验,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了我们共产党人是最有战斗力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总结说。(曲昌荣)
(责任编辑: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