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高层论坛

  天津城市文化建设

  整体格局中的

  滨海新区

  天津市文联主席 冯骥才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作为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的重要战略部署已为世界所瞩目。

  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滨海新区不仅仅是一个巨型的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而是一个新城区。
对于新城区的建设必须持以全面和协调的发展观,必须从整体考虑,必须考虑到城区的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也就是软实力建设。就是说,既要致力于硬实力建设,也要致力于软实力的建设。城市是一个生命。它既要拥有健壮旺盛的体魄,也要富于一种丰富的、独特的、自信的、文明的精神。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新城区最终是否建设成功的关键。

  进一步说,滨海新区是天津城市的一个新城区,一个重要的城市的组成部分。对于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定位和规划,应从城市的整体格局加以考虑,进行布局。不能单独地、孤立地、个案地设计。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说,任何地域性的文化都具有地缘性。孤立的自我定位一定会失去凭据而陷入茫然。只有把滨海新区与原有的老城区(中心城区)一并思考,才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文化角色与特色,以及时代性的新价值。

  所有城市文化特征都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个性特征鲜明而强烈——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人们的地域心理和集体性格。要研究这些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必须认识它的几个大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中国北方的城市。置身在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尤其是它地处重要的文化板块——燕赵文化之地。中国地域文化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国秦汉以来几个大文化板块依然活着(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晋文化、燕赵文化等)。北方文化的粗犷和浑厚,燕赵文化的刚烈与豪放,深深地潜藏在此地的文化与人的气质之中。凡是与之相反的气质的文化都很难植根于此,与之相应的气质文化却很容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任何城市的魅力最深刻的根由,是其文化的魅力与人的魅力。所以上述的这种文化的根性是必须看到的。

  第二个背景是海河流域的背景。在燕赵文化的板块中,天津的文化不是在固定不动的陆地上,而是在网状的流动着的海河流域中,同时又濒临大海。河与海是古代物流与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天津的文化又是流动性的、开放的、兼收并蓄的。这种特点多彩多姿地反映在城市建筑形态上。它还使天津人眼界开阔、不排他、比较灵活、对新鲜事物富于兴趣。比起同处在燕赵之地的河北省人,天津人更加灵活。天津人还具有码头文化的许多特点,比如逞强好胜,热情仗义,守望相助等等。这些都是天津人非常突出的集体特征。

  第三个背景是近代史背景。前两个背景是空间背景,第三个背景是时间背景。近百年的历史对天津的城市文化影响巨大。在1860年以后,天津作为中西冲突的前沿,不断受到外强侵入,形成华洋杂处的局面,彼此相异的文化同处在一个城市中。在同样面对强行撞入的舶来文化的时候,天津与上海两个城市的态度是不同的。天津不是全盘吸收,其缘故是燕赵文化的基因在起作用。故此,比较天津与上海这两个在近代史境遇相近的城市,天津保持本土原有的文化更多一些。上海则融入舶来文化更多一些。所以,上海出现极具特色的三十年文化。天津则至今仍一往情深地保持自己的本土习俗。

  总结起来,天津的文化驳杂斑斓,遗存丰富,民俗浓郁,民风朴实。天津人的个性是天津独特的城市史造成的。

  滨海新区由三个行政区(塘沽、汉沽、大港)和三个功能区(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组成。地域辽阔,两千多平方公里;人口稀少,一百多万人。从历史文化积淀看,有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历史遗产还是工业遗存等),但不密集,比较分散。地域文化有一定特点(如渔文化及其民俗与民艺等),但积累不够深厚。三个功能区已建设一些新型的文化设施,但都是应用性的,彼此没有构成体系,也没有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这个区域内文化的可塑性强。如果作为新城区进行文化建设,它是一块用武之地,关键是怎么给它的文化定位。它与天津城市老城区的文化是什么关系、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我对天津城市文化建设格局,提出一个设想:应该采用分区的办法。即一老一新的办法。天津老城区(主要是城市中心区),应该坚守自己的传统与城市魅力,坚持自己的文化本色;滨海新区,以新型文化建设为主。

  天津固有的城市特色与传统魅力在老城区里,如果老城区里失去这些特色与传统,城市的个性便荡然无存,所以保护与坚持自己的传统及特色是老城区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当然,强调保护并不等于不发展。发展的思路应该是在尊重传统和保持文脉的延续上努力创新。滨海新区的建设可以借鉴巴黎的拉德芳斯地区的经验。巴黎就是把城市的新的文化,从试验性的建筑到新型企业和商场都搬到新区拉德芳斯。这样做不仅使巴黎一边保持自己的历史魅力,又在城市中给现代文化的充分发展一个开阔的空间。我想,应该把滨海新区定位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性的文化新城区。需要强调的是这样做,在新城区和老城区之间,决非彼此无关的两种文化,恰恰相反,它们是有机联系的,缺一不可,各有侧重,互为整体。这种一老一新的“分区”方式,正是根据自己城市的特殊性,创造性地完整体现自己的城市观,即:尊重历史,保持特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新区应是引进外来优秀文化的前沿,是外来文化登陆中国北方的平台。文化的开放性与交流性应在新区内得到充分体现。城市应把最具现代特征的国际化的文化设施放在新区。把新区构建成环渤海地区乃至中国北方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新区应是文化创新的基地。城市文化不能只靠外部输入,自己的文化创造及其人才队伍是根基。新区应鼓励建筑师、环境设计师和文艺家创新。为他们的创新与实验提供帮助与空间。同时,要像吸纳经济科技人才那样,广泛吸纳优秀的文艺家与文化人。

  新区的文化建设要充分使用现代科技。包括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以增加传播速度和覆盖面,发挥媒体作用,使新区文化具备强大辐射力。

  新区的文化建设应以先进文化为主导,注重社会化和全民化的理念。整个新区都以拥有文化为荣。注重环境的文化气质,避免过分的广告化与商业化。公共建筑要有自己的文化标准与要求,避免浮华与夸富。所有公共设施都要考虑公众的美育。支持和倡导全社会对文化的公益事业。社区文化是新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终极。只有各个社区的文化提高,全民素质提高,滨海新区乃至城市文化建设才能出现高度。

  彰显枢纽型区位优势

  担当文化“走出去”

  战略重任

  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副主任 沈望舒

  滨海新区的“担当”表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枢纽功能

  滨海新区是中国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星。与成片荒地滩涂的昔日景象相比,气势恢宏的现代优质城市社区拔地而起。但是谈及特色文化,内容上对照京城厚重的传统文化,河北广博的京畿文化与农业文化,天津市区现代西式建筑构成的洋务文化、公馆文化,在原生态资源方面不具比较优势;对照当地白领、金领消费人群庞大的核心城区,近年来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国内大中城市,其常规状态又难谈差异战略;唯有百余年中国品牌性对外通商口岸的区位优势,积淀许久的商务渠道服务资源,足以从文化经济结构方面打出特色之牌。

  中国的世界化趋向与文化产业链缺陷呼唤强化营销环节

  需求是创造人间奇迹的动力。“十五计划”时期以来的中国经济亮点之一,是文化产业的风起云涌;改革开放大潮在引起世界瞩目的同时,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空前活跃,国际市场消费中国优秀文化的需求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初级阶段的中国文化产业尚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重要原因之一是文化产业链缺陷——高端原创研发环节的资源汇聚度不高,优秀文化创意设计策划方面的知识产权量很低;下游营销推广渠道环节薄弱,对地级以下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供应碎片化,对国际市场的营销虽然单体起步,但主流营销网络在许多国外大中城市尚为空白;中间的文化制作生产环节,尽管凝聚着建国以来最多的公共财政资源,却处在“大而不强”的状态。因上游枯竭,难以产生类似《哈利·波特》和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等超级“文化经济提供物”;因下流不畅,难以形成资金链快速良性的循环,影响众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参考世界级“文化经济提供物”供应者,无不动用其投入资金的30%至50%进行宣传、营销、推广活动的做法,思考文化产品的成功除其品质外取决于传播能力和传播质量的事实,中国现有的优秀“文化经济提供物”系列正亟待主流营销渠道为它们插上飞翔的翅膀,亟待进入国际传播网络以体现它们帮助世界认识中国人、中国文化价值的使命。滨海新区背靠中国文化中心城市北京,拥有重要的集装箱运输的资源,早已是文化产品传播渠道之一,完全可以进一步大有作为。

  “环渤海”的整体性滞后,病在缺少相互依存的合作机制

  笔者最早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讨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距今快有20年了;然而其发展大大滞后于“长三角”、“珠三角”,不仅表现在效益规模上,而且表现在没有“圈”的整体性和联动互动机制上。京、津、冀等地基本走“分灶吃饭”,各成体系的独立运行之路,不构成“只有相互依存”才能相互合作的链式关系;这与长三角、珠三角围绕核心经济城市梯次按产业链分配职能,因经济规律形成优势互补、分层业态的体制机制完全不同。“分灶”式各自为战丧失规模优势,而“集成、集约”式按“术业有专工”的规律、体制科学化社会分工原理,则可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自然经济式落后状态,容易获得共同繁荣的效果。唐山沿海整装油田的出现,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开始让环渤海显现“相互依存”的“理由”,滨海新区若以建设“特色文化”为契机,截取文化产业链要素环节为结合点,当创造文化价值流程中“相互依存”合作机制的推动者,必将为“环渤海”实质成“圈”做出积极贡献。

  滨海新区可担当中国优秀文化的集成责任,发挥“文化口岸”服务效应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如何走向世界,与以怎样的速度、质量、效果走向世界,却大有讲究。现已到了需要具备较高职业素质、掌握专业能力、有权威经典身份的中国文化供应商、服务商队伍站出来的阶段。滨海新区至少可作为北方中国的“文化口岸”,汇聚展示有市场前景的优秀“文化经济提供物”;用上连数千制作商、下系数万经营商的枢纽地位,以“集成”供应方形象,重塑自己的特色文化,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充当决胜海外的重要方面军。

  从地缘角度看

  天津滨海新区的

  和谐文化建设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何西来

  从地缘角度看天津滨海新区的特色文化建设,有内外五大层面的关系,这些关系都带有战略性,它们是:一、滨海新区内部及滨海新区与整个天津市的关系;二、与比邻的京冀的关系;三、与环渤海其他重要港口城市的关系;四、与内陆辐射到的三北广大腹地的关系;五、与东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

  滨海新区内部诸关系的和谐,是区内文化建设的依托,是体现出新的文化风貌和文化精神的基础。因此,这是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文化战略关系。整合滨海新区,与整合天津市承传久远的深厚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滨海新区诸多新的文化要素,就成为新区特色文化建设又一个重要的战略关系。有了滨海新区内部及新区与整个天津市,特别是天津旧市区关系的和谐,其他关系才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京津两地经济发展,既有分工的一面,更有各自发挥优点,协作整合的一面,文化也如此。北京是京畿重地,首善之区,立足全国,面向世界,文化视野开阔。但天津面向大海,自然更多些开放的气度,特别是滨海新区,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因此,在文化建设的思路上可更多地借势北京,包括人才与智慧,自觉地收纳整合两地资源,创造出自己的新的文化精神、文化个性来。

  因为在历史地域文化上的这种渊源关系,冀津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和谐文化的建设中,甚至比京津还要更容易些。这不仅因为天津曾做过河北省的首府,有南北两侧的漫长的陆上毗邻线,而且市区扩大时,把许多河北的县划归天津管辖。可是在天津新区文化的创新中,河北的因素之被吸纳,是势所必然的。

  至于滨海新区文化建设与更远的三北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经济上看,天津作为物流中心和商贸的口岸,它的服务范围远不止京冀两地,而是要辐射到更广大的三北地区。以北方最大的出海港口和物流中心为依托,带动整个三北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是至关全局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也是国家领导人特别关注天津滨海新区的原因所在。

  环渤海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一个新的生长点。以天津为前沿,为出海口,初步形成了一个城市集群,包括北京、承德、张家口、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等,它们都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出海港;以天津港为中心,环渤海的港口群,有山东的威海、烟台、龙口,河北的秦皇岛,辽宁的葫芦岛、营口、大连。在这众多的港口群中,无论从规模设施,还是从历史的久远,抑或是从辐射面的广阔,天津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而滨海经济区更是支点。

  我这样说,无意于助长滨海新区人的地缘文化浮躁和文化沙文主义。相反,正因为地域区位的重要,更应当兢兢业业地从事我们的城市文化建设,特别是自我人格的文化素质建设。人不行,再好的文化区位也没有用。文化,也是讲实力的;浮躁,只会搞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大。这就是高境界的,中国式的现代文化风貌。滨海新区其勉之。

  东北亚是上一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韩国是四小虎之一,日本则是至今仍居世界第二经济体,其经济总量数倍于我国。相比较而言,与之相邻的中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要缓慢得多,但是自世纪之交以来,增长加快,其跨越式发展和追赶长三角、珠三角之势已成。因此,滨海新区人的文化眼光已越过渤海湾,瞄准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只要眼界与胸襟阔大,方法对头,方向正确,安知不会后来居上,处于执牛耳的地位?

  滨海新区文化的

  历史渊源

  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航鹰

  天津滨海新区是一个在盐碱海滩上拔地而起的移民城区,不仅开发区、保税区的人口完全由移民组成,大港区当初也是由于石油大军的迁入而发展起来的。即使是塘沽、汉沽、东丽、津南四区,历史上的人口也是大多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逃荒灾民。不过,历史上到天津落户的数量最多的移民是强制性的军事移民。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共有军官和士兵约两万人。若是再加上军人家属,移民数字将高出几倍。到了清朝末期曾国藩、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又有第二次大规模的军事移民。无独有偶,明朝和清朝两次军事移民中都有大批的安徽人,这一因素甚至影响了天津方言的孤岛现象。

  五方之民杂处的开放式移民结构,使得天津地区的人口素质得到提高,在当时封闭的农业社会具有很大的进步性。来自各地的人带来了各自的经验、技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聚为一地“比闾而居”,能够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尤其是从南方迁徙而来的大批移民,若不是军事调动,在封闭的农业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一项“异地交流”的成果,显然是水稻的耕种技术。来自安徽、江苏及闽越吴楚各地的士兵及其家属,奉命在“天津右卫”广大地区(即今天津滨海新区)屯垦戍边。这一带属于退海之地,盐碱滩,不宜种旱田庄稼。南方人善种水稻,他们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丰富的水源改土治碱,使得这一地区变成了“小江南”鱼米之乡。闻名全国的优质稻米“小站稻”,应该归功于移民文化优势。

  五方之民杂处的移民大军,原先居住于此的农户,还有逃荒来的北方各省灾民,各个地方的人聚居一地,几代下去,他们通过彼此的通婚联姻,也有助于优化人种。

  总之,天津人民既有军人的勇敢,又有农民的勤劳;既有北方人的纯朴、豪爽,又有南方人的聪明、灵活,堪称一方“优化组合”的人群。

  依托滨海特色

  打造文化强区

  中共天津市汉沽区委书记 吕福春

  汉沽要选准滨海新区文化发展的方位,努力构建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理论指导文化发展的实践,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和发展模式,开创和谐文化的新局面。为此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注重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是城市的“形”,而文化是城市的“神”,文化与经济只有协调发展,城市才能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和活力。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大力实施做大城市规模、做深滨海旅游、做强工业经济等战略举措,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三次产业层次,扩充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3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600美元。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深度挖掘滨海文化内涵,把特色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整合、提炼、融入,提升文化的商品属性和价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注重文化与人的和谐发展。文化是人的,人又是文化的。在充满艰辛探索和顽强奋斗中积淀传承的汉沽滨海特色文化,在推动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启迪智慧、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注重文化与人的和谐发展,大力弘扬“百折不挠、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汉沽精神,进一步深化“做滨海新区建设者,创汉沽发展新业绩”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激发创业热情,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汉沽赶超跨越提供文化氛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是注重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实践活动所涉及到的领域都可以称作文化,自然物质经过人类改造的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发展为先、环保为要”的理念,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技术和设备;高水平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北疆电厂为龙头,大力推进海水淡化、环保建材、“三废”综合处理、风力发电等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进一步强化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和各种能源,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创新市场体制

  打造特色文化

  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宋新柱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品牌,有特色才能有品牌。滨海新区从文化建设的高度规划城市的未来,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创出新意,才能在群雄并起、逐鹿全球的城市化浪潮中显示个性,后来居上。

  滨海新区文化的定位问题

  滨海新区的文化建设既要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又要有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区域的特质。首先要有开阔的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环渤海”枢纽的经济位置,辐射华北乃至西北、东北以赶超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战略设计,要求滨海新区在制度设计,运行机制,保障措施诸方面都应该更广阔一些,更未来一些,更前瞻一些。其次要有宽广的胸怀。比较中华文化圈里的相关都市,滨海新区应该比香港更单纯一些,比上海更厚重一些,比深圳更从容一些。

  滨海新区文化的特色是流不是源

  从环渤海区域发展的角度看,滨海新区的枢纽功能是无可置疑的。它是该区域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转换之所。也是吸纳海外人才,资本和技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中转之所。没有滨海新区的枢纽作用,“环渤海区域”只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有了滨海新区的聚散整合作用,“环渤海区域”脱胎换骨成了一个经济战略区。

  需要指出的是,滨海新区是流不是源。无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或者是文化资源,周边京冀晋都有滨海区甚至天津市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正如人们所知,资源并不是产品,产品不进入市场也还不是商品。商品不进入国际循环圈走向世界,不可能获得丰厚的收益。

  滨海新区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生产中心或者政治中心,但并不妨碍它成长为当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前景。这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当代都市,尽管在行政区划上有各自的民族——国家——政治归属,但由于经济全球化这个“物质条件”,它的功能属于超越民族——国家一类。先是有属性类似的跨国公司的出现,后是有这些辐射国际的都市的出现,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市场创新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着眼点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着力点在全面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观。非此不足以确保后发优势,在与深、港、沪等现代都市的角力中胜出。

  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所谓“有规则的游戏”,没有规则,就无法比较优劣,就谈不上胜负。滨海新区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规建设上勇于趟出一条新路来。一个是凡事都有法可依,另一个是凡作为都有法必依。杜绝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涉,防范个人意志对市场的操纵。行政权一旦进入市场,就会出现一种畸形的收益和风险。这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教训。滨海新区如果在这个方向上多前进一步。那就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市场经济还应当是阳光下的经济。所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凡欺必被捉。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中,“公开”是第一位的。京剧《玉堂春》中有一句台词,“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仅仅老天知道,那就不是真公道,那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和公正。必须确保一切市场行为都行驶在规则的通道上,必须确保一场交易都在阳光下进行。希望滨海新区的特色文化能够在这个方面出一些新意。切实保障人的权利,人的自由;企业的权利,企业的自由。规则完备,信息透明,监察到位。关于监督,一个是行政监管,一个是行业监察,还有一个是舆论的监督也不可或缺。

  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体现了人类迄今为止最高文明水平的经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指鹿为马、囤积居奇、跑马占地、强买强卖、“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等非市场行为的获利手段,更令国人不堪回首的是用军舰和火枪打出的鸦片交易。滨海新区特色文化要传承现代文明的道德观。要牢固树立市场交易是一种双赢或者多赢的交易这个符合当代文明水平的价值观。道德感来源于科学发展的水平,来源于法制和规则的推行,来源于舆论的评价,更来源于善善恶恶行为的回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才能够产生耕耘的动力和热情。滨海新区的文化特色,应当在这样一片健康和谐的氛围和环境中萌生和生长。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更是人文的结果。“红灯停,绿灯行”是一种规定,如果出现了违反规定的行为怎么办?当代中国大概是一种遵守规定的、不那么遵守规定的和基本无视规定的人蜂拥在一起往前走的局面,这种状况在滨海新区有没有可能得到明显的改观,是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建设的希望和价值所在。

  滨海新区

  文化建设刍议

  上海市文广局副巡视员、研究员 毛时安

  新区文化建设要认真处理好以下关系:

  新区文化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都有着新区文化的特色,但滨海新区以天津卫为屏障,在文化上与津派文化有着一脉相承或者说在津派文化主干上派生,嫁接其文化元素而形成的特色。

  文化发展中融合和独立的关系。新区文化往往带着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基因,南方的北方的,中国的外国的,外国又有各个国家的。在新区中整合融合各种文化元素而避免过多的文化冲突,是新区文化的重要任务。同时又适度地保留原有的文化个性,形成彼此尊重的区分、差异和个性,从而显示出新区文化整体和谐中丰富多彩的独特性。

  文化中心和文化边缘的关系。新区在文化建设中会逐渐形成空间和心理上的文化中心。但现代城市学十分关注城市边缘的文化生态。事实上在新区建设中被忽略的边缘经常会居住着大批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人群,是为文化游乐设施稀缺,住宅质量较差的“灰色”。这些地区经常会在新区文化建设中遭到忽视而被文化边缘化。故此必须考虑文化中心对文化边缘的吸纳和辐射。一方面文化中心区域具有对文化边缘地区人们的强大吸引力;另一方面还能主动将文化资源文化影响辐射到文化边缘地带,从而形成基本无盲区的文化全覆盖网络。

  文化层次和文化类型的关系。文化层次是指由精英到世俗的纵向文化序列。以新区而言一定会有受过极高教育的金领阶层,如国外大企业在滨海新区的CEO之类;还有从事高科技的白领阶层;有大批技术熟练的蓝领;还有大批来自农村的务工者。文化类型则是空间上天南地北的各类文化,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曲艺,高雅与通俗等多种横向展开的文化序列。新区文化建设必须同时兼顾文化的层次和类型,处理好纵与横的文化关系。

  文化硬件和文化软件的关系。新区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新建不少文化设施。但硬件的建设必须同时考虑到在硬件中装入什么软件的问题,必须充分考虑文化软件的建设。事实上,文化软件的建设其困难远远超过文化硬件的建设。相对而言,文化硬件建设可以用投资解决,但文化软件建设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多地依赖人,人的素质、人的想象、人的创造,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从政府的角度必须为软件的长足发展和进步,提供尽可能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以及力所能及的文化资助制度和资金。

  文化亲和和文化敬畏的关系。新区的公民来自五湖四海,文化起着化解隔阂,消解疏离的亲和力作用。但是,文化同时起着敬畏作用。前面说过新区居民同一性弱,异质性强。一般来说,“城市看起来比农村的、传统的社会更容易造就越轨行为”。而新区创业比一般城市更容易造成“越轨行为”。此时文化还提供着规范群体和个人行为的功能。也就是说,文化必须使人们对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产生一定的敬畏心理。而这一点在一个新区里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为习俗不同语言各异的人群同时提供了向上的亲和力和防止行为越轨、灵魂下坠的敬畏感和道德底线。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