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沈阳押钞员枪杀储户事件的反思
辽宁省不久前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沈阳押钞员枪杀储户事件。多数人通过直觉判断认为,持枪者如此轻率地杀人不对。但是,如果剥开这起事件层层面纱,通过缜密的分析就会发现,至少有四个原因使得这起事件的发生偶然中带有必然。
服务通道与安保通道两不分,额外增加了公众风险
银行安保制度亟待完善 今年4月7日,沈阳市金融护卫中心的押钞员朱宏林在苏家屯区一建设银行营业厅里执行押钞任务时,开枪将刚取完款的储户计程打死,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多数人除了指责朱宏林的草率行为外,纷纷提出这样的疑问———银行为了自身安全,是否可以额外增加公众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几乎所有的银行在运钞方式上“押钞员与钞票不分、服务通道与安保通道不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张弘说,在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服务通道与安保通道是分开的。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储户和押钞员之间不可能产生摩擦;二是因为人钱分离,上下款时现场的人即便有“歪念头”,也无法下手。而我国目前在运钞过程中的“两个不分”,无疑额外增加了公众风险。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近年来银行发生的一系列案件,尤其是抢劫银行案,多数都是在运钞车上下款环节中发生,而这一环节目前又是安全措施最薄弱的。他们建议,银行作为营利性机构,应该为自身的安全进行更多投入,比如将服务通道与安保通道分开,将经营区域与公共区域分开,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既可以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又能减少公众风险,这是双赢结局。
但为什么没有人这样做?张弘分析,原因很简单,一旦这样做意味着押运机构要对运钞车进行改良,同时银行要设专门安保通道,提供给运钞车出入,无疑都将增加成本,因此,谁都不愿意改变。呼吁有关部门认真总结近年来金融押运中发生的一系列不安全事故,制定相关制度,督促押运机构,尤其是银行反思并改善它的安保制度。
所谓的警戒区是缺少法律依据的,只是在通常情况下被公众认可了
押运机构的权限及责任亟待明晰 具体而言,一是关于警戒区。为了押钞安全,押钞车到了银行营业点后,都会拉一条警戒线,设立所谓的警戒区。孰不知,这种做法严格说来,是缺少法律依据的,只是在通常情况下被公众认可了。还原沈阳这起事件发生的开始一幕,计程欲强行通过警戒区,与运钞车车长赵大翔发生争执,赵随即喊了一声:“来人!”站在门外的朱宏林立刻进入营业厅内,朝计程面部开了一枪,计程倒地。记者在对此事调查时,很多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谁给押钞车划了警戒区?“因为缺少法律依据,我们工作起来很困难,一旦有人较真,我们会很被动,而事实上拉警戒线的确很有必要。”北京振远护卫中心总经理王和如说。
二是押钞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开枪。记者了解到,2002年7月27日起施行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规定,守护目标、押运物品、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受到暴力袭击紧迫危险或所携带的枪支弹药受到抢夺、抢劫的,可以使用枪支。但是“暴力袭击”、“紧迫危险”这样的字眼很模糊,可以说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押运员遇到的情况又极其复杂,需要对每个具体情况进行界定。该不该使用枪支的“度”在条例中难以把握,而一旦出现事故,这个“度”又直接决定了押运员是“违法”还是“正常执勤”,事关押运员的生命。同时,条例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必须是“年满20周岁的中国公民,经过专业培训”,但王和如说,这与实际有点不符,现在押运人员多数来自农村,初中毕业后就来了,很多刚满18岁,如果硬是要求20岁,就没办法干了。
押运员在“人在阵地在”、“与金钱共存亡”的压力下,判断是否受到“威胁信息”时容易走偏
畸形的押运理念亟待改变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押运员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必须保证运钞车和金融单位绝对安全”。这些话听起来不无道理,但是长期以来,这些变得畸形的押运理念,导致了一些人们不愿见到的悲剧发生。王和如说,国内对押运员的培训,也一再要求要保护好自身安全,但更多的强调“人在阵地在”、“与金钱共存亡”、“钱交给你,你必须负责”等这样的理念。这就导致了押运员在判断是否受到“威胁信息”时,多数情况下往往会更多考虑运钞车和金融单位的安全。
像朱宏林这样,只经过二十天左右的培训就上岗的保安,在全国许多地方不在少数
押运机构的管理漏洞亟待填补 记者了解到,根据《保安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保安员的培训时间不能少于2个月或264课时,而沈阳押钞员枪杀储户事件中的朱宏林在经过短短20天的培训后,就获得枪支使用、实弹演习和规章制度的业务技能合格证书。像朱宏林这样,只经过20天左右的培训就上岗的保安,在全国许多地方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地方只要有人愿意干保安,告诉对方做什么,换一身衣服,就上岗了。“这是保安服务机构利益驱使的结果,出事后不能全怪保安员,因为这些多数从偏远农村进城的孩子,没有经过培训的确不懂,只能是一切围绕老板意志走。”张弘说。
新华社记者王勉 孙英威 于力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