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后,印度崛起了吗?
1947年8月15日,摆脱长期的外族统治,印度人终于当家作主。
60年里,这个国家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革?现在是到了可以总结一下的时候了。
因为总结印度,某种程度上就是总结我们自己,这两个国家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无论是进步还是停滞,都值得中国学习或反思
一个印度普通家庭的奋斗史
贾延丝的家庭故事是印度亿万中产家庭为生活奋斗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父辈大都贫困,自己则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也异常艰辛,子女则享受前两代人的奋斗成果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 贾延丝·英加尔家的客厅很特别。与其他中产阶级简单的家庭装饰不同,贾延丝家在保留印度文化特色的同时,充满了浓厚现代化气息:西式家具、硕大的根雕、充满异国风味的各种脸谱……显示出主人的经济实力以及审美观的与众不同。
今年47岁的贾延丝是《印度斯坦时报》专栏作家,她的家座落在印度南部大城市普纳的一个高级住宅区。丈夫在一家公司担任工程师,经常被派往亚洲其它国家。两个女儿目前均在美国读大学。
贾延丝一家在印度应该算中产阶级。按照印度官方口径,在印度像贾延丝这样属于中产阶级的人数大约为3亿。
尽管贾延丝一家现在吃穿不愁,甚至拥有三辆轿车,但是回到她的父辈时代,看书时连座台灯都没有。
路灯伴父亲考上大学
贾延丝的爸爸是家里的独子,家境贫寒。虽说现在印度几乎村村都通上了电,然而,在贾延丝父亲上学的年代,村里能有个路灯就不错了。所以,他经常在路灯下面读书。
家里没钱,多亏父亲的姨妈资助他才顺利地读完大学。毕业后靠着自己的勤奋,贾延丝的爸爸通过公务员考试加入到印度电信部。退休前已经是泰米尔纳德邦马杜赖市电话局总经理。
生活条件的改善首先从电话开始,由于供职电信部,贾延丝家安装了电话,而且拥有固定金额的免费电话。“邻居们羡慕死了。”贾延丝回忆说。
随着印度的通信业迅猛发展,到2006年印度的电话普及率几乎已经快赶上15%的全球平均水平,达到1.3亿用户。这在几十年前,是根本无法想像的。
从“别浪费”到“别管多贵”
贾延丝的父母非常节俭。“印象中父亲只有2条裤子和2件衬衫,他工作时轮流换着穿。”贾延丝记得,父亲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不能浪费电去读故事书,应该把电用来学习。
但对于子女教育,父亲却很舍得投资。“父亲总是说:‘如果你需要钱买书,我马上就给你买。’”贾延丝回忆说。也许是贾延丝学习特别刻苦,在12年的学校生活中,她只看过3部电影。
如今印度的中产阶级已经成为印度经济繁荣的引擎,他们的消费理念完全不同于父辈。当贾延丝的孩子出世后,她给两个女儿的标准回答便是,“别管多贵,想买什么告诉我就行”。
从电视机到iPOD
1983年贾延丝结婚时她和丈夫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20年后,当女儿上大学时,我们已经有3辆小汽车。”贾延丝说:“两个女儿都有手机、iPOD,每个人的房间里都有一台电视。我记得我是1983年到新德里时才有自己的电视。”
而童年时和一群人看电视的场景,贾延丝更是记忆忧新。“我堂兄家是我们家族中第一个拥有电视的。每个周末,邻居、小孩、佣人大约50个人将会挤到他家的客厅去看。”贾延丝笑着回忆说:“哈哈,当时,他们家没有任何隐私。”
现在,即便是在印度乡村,电视机也已经不再算是稀罕物,已经成为村里婚礼嫁妆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家电。
忘掉自己的性别
贾延丝的母亲当年出嫁并没有电视机作为嫁妆,甚至连书都不让读。“按照当时的传统,女人是不能读书的。”贾延丝说。不过由于贾延丝的外公是一个拥有两个硕士学位的梵文学者,所以贾延丝的母亲才被允许接受了初等教育,但直到她40岁的时候才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并获得了大学文凭。
初中毕业后,才13岁的她按照贾延丝外公的安排嫁给贾延丝的父亲,一个21岁的乡村学校教师。“她是我们家族最后一个童年新娘。”贾延丝说。尽管童婚自1929年起,在印度就算是违法,但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童婚现象在印度仍然屡见不鲜,而包办婚姻则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妇女在印度的地位可想而知。按照印度传统,中产阶级以及上层社会通常不让他们的妻子出门工作。贾延丝却不屑于向传统社会观念屈服,她以出色的表现成为印度第一代从事新闻职业的女记者,当然,在成功的背后,她也经受了很多难以想像的屈辱。
1987年,已婚的贾延丝一踏上记者的岗位,就被看成一个异类。印度媒体向来都是男性的天下,遭到男同事的排斥也就成了预料之中的事,即便是几年后,被派到《印度时报》的子报《星期六时报》担任副主编时也不例外。她的到来立刻遭到该报主编的抗议。“我的部门不能成为已婚妇女的垃圾堆场。”贾延丝记得那位男主编这样对她说。1999年,贾延丝已经坐上印度《经济时报》副总编的位置,但还是有人对她嗤之以鼻:“我不知道她是对执行总编施展了什么样的魔法。”
对付这种指责的最好办法就是“忘掉自己的性别”。贾延丝记得,那时她和40多个男记者挤在一个大房间里,不光要忍受呛人的烟味,还要学会听他们讲脏话,有时还要像男人一样坐在记者俱乐部里和主编喝酒到很晚……
如今,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在城市里的各个部门大约有50%的劳动力是妇女,在媒体行业妇女比例更大。尽管在农村,家庭通常仍然不会允许妇女出外工作。
印度从60岁开始变年轻?
如果说贾延丝还为自己前程担忧,她的两个女儿可以说真正是无忧无虑的一代。“她们经常早上7点才睡,我一个女儿最大的愿望竟然是希望六天不睡觉,晚上用来做《印度时报》上的那种填字游戏。”贾延丝说:“我的父辈却还是要早起拜神,穿着老派的衣服,这就是差别。”
贾延丝的家庭故事仅仅是印度亿万家庭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印度人的奋斗与拼搏精神,以及不同时代的人在生活、思想和消费理念方面的差异。
印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60岁的年轻印度》,他援引毕加索的那句“人从60岁开始变年轻”的话指出,“一种类似的情况现在似乎正发生在印度,至少在经济领域是这样。”
是的,在独立后的前30年,印度经济一直是以被戏称为3%~4%的“印度式增长率”增长,而在实行经济改革之后的整个上世纪90年代,其经济增长率提高至6%~7%,到2002~2006年平均增速达到7.5%,与此同时,印度的贫困率从70年代中期的55%降至目前的26%。
虽然许多经济学家对于印度经济崛起并不像对中国那样有信心,但是这并不妨碍印度经济可望进入持续高增长时期。随着经济的振兴以及中产阶级人口不断壮大,印度正在作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
一个印度“高干”家庭的60年
由于几代人都身居要职,老祖特希一家人在过去60年所经历的自然比普通家庭更为丰富而深刻,在他们眼里,印度进步很多,但问题也不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陆春华发自新德里 在印度,祖特希家庭算是殷实的印度中产阶层。
20世纪60年代,老祖特希在新德里就已经建了一所三层的小洋楼。豪华住宅的两代主人都身居要职——独立前,老祖特希在印度空军服务;后来,其长子曾位居印度国有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现在,其女婿则是一名驻过中国的资深外交官。
说起印度60年来的变化,这个成员大都是政府“高干”的家庭也就有着比普通家庭更深刻的感受。他们经历了印度的一穷二白、政治动荡,目睹了经济改革、社会进步。
他们相信印度拥有美好的未来,但同样担忧印度面临的众多问题。
军人父亲:体味国家动荡下的心灵自由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那天,25岁的戈丽·祖特希正有孕在身。她听着广播里尼赫鲁的演讲,心里十分高兴,因为印度终于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拥有了自己的总理,并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现年85岁的戈丽回忆起那段往事时,依然十分健谈。“由于当时正期待孩子的降临,就没有出去。”
事实上,祖特希也不太敢出去,当时,虽然已经独立,但是印度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街头暴力冲突不断,随时可能出现意外。“1947年,尼赫鲁面对的是一个100万人死亡、1300万人流离失所、遭受了成百上千亿卢比的财产损失、宗派暴力的伤口依然血流不止的国家。”一位印度外交家在最近发表的《印度民主60年》一文中说。
祖特希夫妇所住的地方在他服役的印度空军营地内,该营地位于印度北方邦的密拉特,相对安全些。而当时,祖特希的家人大多生活在目前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随着印巴分治,对于祖特希一家而言,选择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最终祖特希选择了印度,“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是印度教徒。”戈丽说。
独立给祖特希心理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当时的印度空军还由英国人管理。有些特定的区域只能英国人去,而印度人不能随便闯入。这让我有着深刻的疏远感,随着印度的独立,这一切完全改变了。”
CEO儿子:感受国企改革的两度轮回
老祖特希夫妇共育有三个子女,其中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跟他们住在一起。今年已经65岁的希拉·祖特希是家中长子,目前已经从一家国有大型石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位置上退下来。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在一家美国石油公司印度分公司谋得职位。不久,印度政府通过收购,对希拉所在的石油公司实行了国有化。“印度当时受到了很多苏联的影响。之后,印度政府委派一名政府官员担任公司的总裁,使得公司更像一家政府机构,而不是商业化运作的公司。”
“政府影响力巨大,公司出现了很多冗繁的程序,员工逐渐失去了主动性。”希拉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私营公司开始涌现。“比如在石油领域,国有石油公司就遇到了私营公司的强大的竞争压力。”希拉说,这些私营企业对促进印度经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的确,印度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不过在老祖特希的女婿兰加查里看来,印度经济离实现完全“独立”尚有距离。“印度目前还十分贫困,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很多家庭的收入每天还不到1美元。依然十分依赖于欧美国家的资本、先进的技术以及他们的市场。”
尽管如此,对于未来,兰加查里还是信心满怀,“就像现在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会导致全球股市震荡,也许未来几十年后,印度经济的变动也能影响全球经济。”(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