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劳教民警正在和李贵(左一)谈心 摄/记者田宝希 |
他今年56岁一半岁月在高墙内度过因盗窃等行为 从1972年起12次被劳教或判刑创下纪录
35年“12进宫”“贼王”如今很后悔
他羡慕正常生活 渴望出去后做正经工作 专家称早年习惯会影响一生 家长不能听任孩子盗窃
他今年56岁,一半的岁月都在高墙内度过。从1972年第一次被劳教至今,他先后“12进宫”,创下“纪录”。
他感慨:“我可能天生就是个贼坯子。”他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新活一次,肯定不这样了。
连日来,记者走进新安劳教所,听“贼王”李贵(化名)讲述他的“悔恨年华”。
“贼王”历史
8岁开始行窃生涯
李贵是北京通州人,5岁丧父。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靠捡破烂拉扯四个儿子长大。
李贵8岁那年,一个中年妇女买完东西,随手把3块钱放在菜篮子里,结果被李贵偷出来,用钱买了手电筒,去逮蛐蛐。
李贵从此开始行窃生涯。偷来的钱都被他埋进土里,做上记号。攒多了,就去买太阳帽、滋水枪……对这些物品的来历,李贵对母亲的解释永远是“捡来的”。
1966年,15岁的李贵第一次被带进公安局。出来后,李贵觉得没脸继续上学了,主动退学,文化程度永远定格在“小学五年级”上。
21岁时第一次被劳教
退学后,李贵每天在商场“上班”。他说他的一身“本事”是无师自通。
1972年7月3日,李贵第一次“栽”了。偷钱包时被抓现行,李贵被处以劳动教养3年。
获释后,李贵在街道主任的帮助下进入一家皮箱厂当工人。这是李贵人生中唯一一份正经工作。
最初,李贵每月33元工资如数交给母亲,“连买包烟都从我妈那儿拿钱”。三年后,街坊觉得李贵洗心革面了,就给他介绍了女朋友。
初恋的李贵对女朋友好得不得了,但很快发现工资不够花,于是又去盗窃,结果又一次“栽”了进去。
“12进宫”创下纪录
李贵从此再也没戒掉“偷”的毛病。后来的人生,大部分是在劳教所和监狱里度过的。
李贵说,自己每次得手后都告诫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但实际上一直没有最后一次。
“城八区的公安局,我都去过。有个警察叫我‘进宫冠军’。”李贵说。记者随后从市公安局得到证实,李贵先后12次被劳教或判刑,确实创下了“纪录”。
李贵说,20岁以后,自己在“外面”度过的春节屈指可数。因为在“里面”呆惯了,李贵爱睡木板床,“每次回家,总觉得席梦思太软”。
虽为“贼王”也曾被偷
虽然号称“贼王”,李贵也曾被偷过。2004年冬天,李贵在菜市场买水果,交钱时却发现钱包不见了。
自己丢钱才知道什么叫心疼。李贵开始反思自己的“事业”,发誓把损失补回来就不干了。但后来损失补回来了,李贵还是没管住自己。
“贼王”生活
偷了一辈子没攒下钱
李贵爱干净、爱打扮。他说,这次劳教期满出去后,一定要把头发染黑,再买身新衣服。
“我最后悔的就是没存下钱。”李贵说,自己好赌、好嫖,偷来的钱都扔给了牌桌和女人,根本没攒下钱。
“但我这辈子有件事很得意,就是一直没沾过毒品。”李贵说。
失去亲人倍感孤独
“我最对不起我妈。”谈起亡母,李贵低下了头。1991年母亲去世时,李贵在河北接受劳教。
“我妈走的时候我都四十岁了,可她还是不放心,去世前和我的三个哥哥说,不能扔下我不管,还偷偷给我留下三千块钱。”说到这里,李贵一脸沉默。
但是,母亲去世后,再没人去看过李贵。1995年以后,李贵与三个哥哥完全断绝了来往。
如今,56岁的李贵总说自己很孤独。他告诉记者,他和劳教所里的“小字辈”几乎不说话。
民警抓贼
民警——老贼下手“狠稳准”
采访时记者发现,李贵喝水时不用整个手握杯子,而习惯用食指、中指和拇指去“捏”杯子,但“捏”得很稳。
李贵说,盗窃是个“手艺活儿”,自己没少琢磨。李贵说,自己从商场偷到公共汽车,钱包、BP机、手机,什么物件被他盯上都逃不掉。
据民警介绍,老贼和新贼的作案手法不同。老贼纯靠“手艺”吃饭,一双手“狠稳准”,不易被发现,且很少和事主发生冲突。而不少新贼多为团伙作案,一旦被发现就可能演变成抢劫。
民警——对付老贼要打“配合战”
“我的大半生,可以说是和警察打交道打过来的。”李贵说。
“我自己从来没失过手,被抓都是因为被警察盯上了。”李贵苦笑着说,自己是反扒民警眼中的“名人”,只有李贵不认识的警察,没有警察不认识他的。
反扒民警也介绍说,对付经验丰富而且行事谨慎的老贼,民警自有一套特殊的办案手法。
对付他们,民警多打“配合战”。老贼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民警不会打草惊蛇。等老贼下车了,几名民警跟着下去,另外几名民警询问有没有乘客丢东西。如果有,已经下车了的民警立即抓人。
民警——京籍老贼已经少见
“这种北京籍的老贼已经很少见了。”一名反扒民警告诉记者,北京籍老贼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那时候物质贫乏,为了糊口,一些人铤而走险。
李贵自己也说,像自己这么大岁数还继续干的人已经很少了。绝大多数老贼到了他这个岁数,就开始靠“徒弟”养活。
李贵“12进宫”全记录
1972年因盗窃被劳教3年1978年因盗窃被判刑3年1981年因流氓行为被劳教2年1985年因盗窃被劳教2年1989年因盗窃被劳教3年1992年因流氓行为被劳教2年
1995年因盗窃被劳教3年1998年因盗窃被劳教1年1999年因盗窃被劳教3年2002年因伪造证件被判刑1年2004年因盗窃被劳教2年2006年因盗窃被劳教2年6个月
贼说防贼
钱包攥手里才最踏实
记者:钱包放哪儿偷不着?
李贵:都没用,手里攥着最踏实。
记者:包怎么拿安全?
李贵:夹在胳膊底下难偷。双肩背包、斜肩挎包都好偷。
监狱故事
讲述监狱服刑人员的新生
一堵高墙,隔开两个世界。误入歧途的人们,渴望洗涤罪恶重获新生。
通过“监狱故事”,您将随记者走进高墙,直面服刑人员,倾听一个个忏悔的故事,探索心灵,思考人生。
劳教干警说贼
“我们从未放弃他”
今天上午,新安劳教所的民警告诉记者,李贵在劳教所特别“懂规矩”,表现一贯良好,“就是有点不太合群”。
为了让李贵敞开心扉,劳教民警经常找李贵谈话,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像李贵这种惯犯,更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帮助。”民警说。
“李贵长年生活在高墙内,对社会有一定的抗拒心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帮助,我们要尽量让他克服自卑心理。”民警说。
据记者了解,李贵每天在劳教所里按时“上班”,下地除草、施肥。民警说,这是为了让他感受到付出劳动后收获的喜悦。
“要帮助李贵这样的人改邪归正,需要社会其他部门的协力合作。”民警说。
专家说贼
早年习惯会影响一生
“社会化障碍是惯犯犯罪的根本原因。”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像李贵这样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犯罪的人,一般都是由于家庭贫困,且缺乏家人管束,没有形成谋生的能力,却要开始自谋出路。
“盗窃是未成年人最容易掌握的求生技能之一。”李玫瑾说,惯犯早年形成的习惯会影响他一生,使盗窃成为他一生谋生的手段。
家长不能听任孩子盗窃
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说,儿童偷东西往往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寻求刺激,盗窃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六七岁的孩子上学,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这种下意识的盗窃最易出现。
皮艺军说,儿童一旦出现盗窃行为,家长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让他记住这是不对的,才不致形成习惯。
“不能光靠打骂一条路,一周不许玩电脑、一周不许吃麦当劳,都可以起到教育作用。”皮艺军说。
文/记者张盈
羡慕正常人的生活
他说,他很后悔以前的人生,特别羡慕正常人的生活,可能活得辛苦点,但好歹活得光明正大。
“岁数大了,想得就多了。”李贵叹了口气说,“我躺在床上总在想,这次出去,我能干点什么呢?没本事,还岁数大……”
“但我还是想出去,被人管着,滋味总归不好受。”李贵告诉记者,自己将来要是能有份正经工作,一个月能挣个七八百元就知足了。“再领养个孩子,将来老了也能有人管。”他说。
“我可能天生就是个贼坯子。”李贵有时免不了这样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