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从遗忘中不断发现
“读者来信” 不该精英化
我不得不仰视评论版。“方舟评论”和“自由谈”高端、精英化一点可以理解,但如果连“读者来信”那么一点巴掌大的地方也动不动来个专家学者“争地盘”,我就不能理解了。
如果是为了彰显南方周末读者的高端,那么以名人来信PK名人自由谈,岂不浪费资源?如果是为了体现唯质取之的原则,那么专家学者以压倒性的优势打败普通群众,意义何在?
英国报纸的做法值得借鉴。英国报纸评论版中的专栏评论和读者来信是分开的,前者是高质量的精英评论,后者体现一种草根民意,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让精英的归精英,平民的归平民。即便后者的发言质量不那么高,不那么成熟,但是我相信这一点也不会有损评论版的整体形象,反而体现出一种包容力。
(广州 黄 婷)
对“读者来信”的几点建议
最近南方周末改版,“读者来信”被放进评论版,地位提高了,容量却出奇的小,而且基本限于对报纸文章的点评。我对此有些不同看法。
首先,一份报纸不能把读者来信变成读者点评。来信可以就已发表的文章作出评论,但是应该有相当的比例留给有原创性观点的来信。来信可以是另类的来稿。
其次,不应对篇幅作过于苛刻的限制。所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两三百字过于蜻蜓点水,作者只好追求微言大义,因此削弱了相关言论的深度、说服力和具体感。
再次,编辑应对来信作些回应,更好地互动,让人们在读来信时有一种阅读期待。回应的文字有些幽默感, 而不应过于板着面孔说话。
最后,对于涉及一些较为专业的问题的来信,是否可以延聘一些专家作为点评人?专家能深化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南周读者藏龙卧虎,如能提出让专家头疼的观点或问题,给他们以挑战,由此推进一些专门领域的学术进展也未可知呢。
(北京 贺卫方)
不被人理解?把家底亮出来
◆回应“给县区长们说几句公道话”
(8月16日A5时政版)
市委书记不是要替区县长们说公道话么?把他们的家底亮出来:年收入有多少;配偶是什么工作,工资多少?鸦子女就读学校,在读期间学习成绩?鸦亲戚多是干什么的;房子多少面积,在什么地段,什么样的装修规格?鸦彩电冰箱的型号;把这些亮出来,公不公道自然明白。
(infzm网友:father36)
现在的“精英”能否成就昆曲
◆回应“昆曲,《牡丹亭》的 ‘精英式’生存”
(8月16日D22戏剧版)
让昆曲重新回到厅堂,成为新富们酒足饭饱后消遣取乐的“玩物”就能生存了么?挥千金来皇家粮仓看戏的富人就都是“精英”么?堪称精英者,要具有文化素养,热爱艺术,尊重艺人。曹雪芹祖父曹寅,身为江宁织造,集富贵于一身,在他的厅堂内陪洪昇看《长生殿》三日,帮洪昇推敲词曲,订正音韵。近代银行家冯耿光倾其一生的精力财力,助梅兰芳成为京剧艺术大师。这才是富人中真正的文化精英。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仙霓社散班,昆曲已成绝响。周传瑛、王传淞两位昆曲艺术大师,搭草台班跑江湖,在饥寒交迫中保存、发展了昆曲,才有后来《十五贯》的轰动、昆曲的一度振兴。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是国之瑰宝,却面临衰落的危机。首先是保护,保护就是要传承,传承下来才能生存。这就需要一种为民族戏曲艺术献身的精神,像周传瑛、王传淞那样的精神。
(南京 宋 词)
从遗忘中不断发现
◆回应“282条光棍的心灵史”
(8月16日B9特别报道版)
这里没有宏大的概念,只有微观的事实,然而在微观事实的背后,人的联想与判断却会变得宏观起来。标题,让人感觉很新鲜,但内容却是人们都熟悉的事实。只不过时代的脚步匆匆,这样的事实太容易被忽略。把被遗忘的事实重新提起引起公众的注意,这是媒体的责任。当然,对于媒体来说,除去太多哗众取宠的东西,我们能让同行信服并尊重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我相信“光棍的心灵史”这样的报道不仅在《南方周末》上有自我启示的意义,对于其他的新闻从业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的时候,平实而又平淡的东西累积在一起,才能够让人看见真正的力量。 (北京 白岩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