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近影
敦煌壁画 常沙娜临摹
敦煌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沉淀了我国千年佛教文化艺术的结晶,深沉祥和、缤纷多彩、民族风韵,这一切一个“美”字,岂能包容……在这个美好的艺术世界里有一个女承父业把平生的追求都献给了敦煌艺术的美术家,她就是原中央工艺美院的院长常沙娜。
我不敢相信眼前这位高雅温和、有着东方文化女性特有矜持的院长,是用艰辛构画美好的艺术世界的艺术家,她的经历竟是世人罕见的……
一个天真的小姑娘蹲在草地上,她的身旁坐着与她相依为命的小弟弟……这是常院长小时候跟随父母到敦煌生活,妈妈离开他们出走以后,她与弟弟的合照,14岁的沙娜担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出于女人的天性,看到这幅令人心碎的照片——“安拉”,我的心紧缩着。
妈妈在哪?母爱在哪?这一切沙娜都在默默地承受着、支撑着。她在父亲的指导下悉心临摹敦煌壁画,画啊画,心灵与艺术对话,她在艺术中寻找生活的答案,是敦煌艺术给了她慰藉,给了她追求和依托……就在这样艰辛的生命历程中走出来了一位中国敦煌艺术家、一位中国杰出的优秀女性——常沙娜。
常沙娜,浙江杭州人。1931年3月出生于法国里昂,1937年随父母回国。1945年至1948年在甘肃敦煌随其父、著名画家常书鸿学习敦煌历代壁画艺术。1948年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院美术学院学习。1950年冬回国,在清华大学营建系工艺美术教研组任助教。1956年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染织美术系任教。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曾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常沙娜是国内外知名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同时又是当代富有开拓精神的工艺美术教育家,从事教学50年,培养了一批艺术设计的中坚力量。作为专家和学者,她以重要的创作、设计和出版的专著而获得了较高的声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她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设计和“十大建筑”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首都机场、燕京饭店、中国大饭店等重点工程的建筑装饰设计和壁画的创作,并参与首都国庆35周年庆典活动的总体设计顾问和组织工作。1997年香港回港,她主持并参加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赠香港特区政府的纪念物“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
主要代表论著有:《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及合编的《敦煌藻井图案》、《敦煌壁画集》;主编《常书鸿、吕斯白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织绣染集》及常沙娜花卉集、《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等著作。1993年在法国巴黎举办常沙娜部分“敦煌艺术作品展”,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常沙娜艺术作品展”。
每年香港的人都能在维多利亚海边的会展中心广场看到那祥和的紫荆花。它四季常开,像一盏艺术的灯塔,为生命、为艺术、为人类发光。紫荆花的美出于坚韧、出于勤奋、出于爱、出于奉献、还出于创作者常沙娜美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