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平摄(新华社发)
17年前,陈剑平以英国洛桑实验站一名中国进修生的身份,奇迹般地在禾谷多黏菌体内捕捉到一种植物病毒粒子,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揭示禾谷多黏菌与传播植物病毒的内在关系,解决了困扰国际植物病毒界30年的难题,一举成名。
那年,他只有27岁。
17年来,陈剑平在植物病毒研究领域纵横驰骋,做了大量原创性工作:植物病毒缺失突变及其生物学特性;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介体真菌传播病毒特性……近年来,他领导的实验室不断拓展研究领域,鉴定了54种粮食与经济作物病毒,发现了10个新种;开展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和系统进化研究,测定的植物病毒序列占全世界测定的植物RNA病毒序列总数的8.1%。
在坚持基础研究的同时,陈剑平还与协作单位合作,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推广大小麦黄花叶病抗病品种,开展病毒病综合防治工作,为此创造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
年少成名的经历,并没有给陈剑平添上傲气和张狂。他反复地说:植物病毒研究是一项“花钱”的工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作为科研人员,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要更勤奋地工作、多出成果,为农民多做贡献……
1992年,陈剑平再次接受邀请,前往英国,边攻读学位,边从事研究。在英国的3年时间,他不但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而且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植物病毒缺失突变是由复制酶工作错误导致的突变机理”,阐述了“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突变体不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这个重要生物学特性,为开辟真菌传播植物病毒防治新体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很多人都以为,陈剑平会留在国外。但当1995年浙江省真菌传播植物病毒重点实验室建成时,陈剑平回到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他坚定自己的信念:“每个国家都需要人才,每个人都应该服务自己的祖国。”
担任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职务,意味着陈剑平又多了一份责任,除了自己搞好科研外,更要带好一支队伍,与他们共勉,一起攀登科学高峰。在陈剑平的带领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植物病毒实验室成果频出: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欧盟等30余个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部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
简历:陈剑平,44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先后获得英国邓迪大学植物病毒学博士学位,首批浙江省特级专家称号,现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病毒学和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