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研究海归人才状况的东方慧博研究院在今年6月发布了一份《中国2007海归人才现状调查报告》,随机抽取的有效样本包括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452家企业,其中使用海归的企业比例达到73.45%,分布非常广泛,反映出使用海归已经是企业中的普遍现象。
那么,这些企业老总是如何看待海归的呢?
不一样的职业素养
“适合的海归加盟会给公司带来全新的思维、专业的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李海臻是北京讯光科技的总经理,她管理的这家规模不到50人的网络设备公司,正迫切地需要能帮助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海归人才。
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孙大元指出,相比较而言,海归在一些专有项目上的确更有机会,比如国际市场的拓展和国际资本的引进。
“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想雇用海归人才,更希望在海归精英中找到能一同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合作伙伴。”李海臻如此说道。
越来越开放的环境给国内的企业带来了全球化意识,无论是华为、中兴这些已发展多年的大公司,还是初创没有几年的小型民营企业,都开始将目光积极瞄准国际市场,自然对海归人才充满着渴望。
不一样的国际视野
对于来到中国发展业务的外国公司来说,海归也是一股重要力量。“毫无疑问,海归对于我们公司融入本土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凯旋先驱北京办事处总经理魏恺说。凯旋先驱是总部设在纽约的全球十大公关传播咨询公司之一,1994年就在北京成立了分支机构。
在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新西兰人魏恺看来,海归的最大优点是他们既理解中国人做生意的方式,又了解外国人的习惯,在不同文化间形成桥梁,让两种文化比较顺利地磨合共生。
魏恺说:“海归与本土员工之间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在会议讨论中海归员工表现得非常主动,而本土员工一般不大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尽管团队中的差异可能会带来不协调不团结的因素,但魏恺看到了这种差异的积极面,“这样能使本土员工更加活跃。”
最需要的是务实精神
在企业老总心目中,海归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十全十美。
“所有的海归,他们的一个最大的瓶颈是务实精神。”作为著名猎头公司的老总,孙大元既有为别的企业甄别筛选海归人才的经验,也有自己使用海归的体会。
对于如何克服海归的不足,孙大元认为,“一方面,海归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主动地适应环境,从操作层面到战略层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合理搭配团队组合,保证组织内的良好沟通,克服海归的劣势,发挥他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