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芳 “托和苏坦将很快康复”、“我的第二故乡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西部女性阳光计划”……这是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姜淑清博客上最近几篇日记的标题。
结束援疆工作已经两年了,但姜淑清没有一刻忘记那片戈壁沙漠,没有一时与维族患者失去联系。她说:“援助边疆是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任务,我要全心全意做好,尽我所能一直做下去。”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国家级特困县,干旱缺水,6级以上的沙尘暴一年要刮120多天。2002年7月,47岁的姜淑清背着行囊,来到这里,执行为期三年的援疆任务。
环境艰苦、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初到策勒县的第一天,姜淑清关上房门哭了整整四个小时。
凭着共产党员的觉悟,她很快转变了思想。她在日记中写道:“既然来了,这三年就不能虚度,我要尽我所能为新疆人民做点实事。我就是草籽,党和人民把我撒在了这里,我就要在这里顽强生存,展现自己生命的活力;为这茫茫无际的沙漠奉献绿色,奉献所有。”
第二天,她就去县医院妇产科报到,参加手术、抢救病人。三年后,当她离开策勒时,策勒县结过婚生过子的妇女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姜淑清”这个名字,这位北京来的“哈乃姆”(维语:医生)抢救过许多临产妇女,解除过更多妇科病患者的病痛。
“我不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党员,我不仅要救死扶伤,做好一名医生的本分,更要把发达地区先进的医疗理念带到这里来,彻底改变这里的医疗面貌。”姜淑清给自己定的目标很高。
姜淑清到策勒县医院工作没多久,就遇到几个患晚期宫颈癌的维族妇女,她意识到这里很可能是宫颈癌高发区。为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妇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命运,姜淑清决定做一件事——在策勒县进行有史以来第一次妇女病普查。
她先把自己的想法跟当地政府进行了沟通,得到认可后,又利用春节回北京的时间,四处奔走,向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妇产医院的领导作了汇报,争取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003年6月,策勒县妇女病普查开始了。恰在此时,噩耗传来,姜淑清71岁的老母亲病逝。她一边哭着一边收拾行李,想赶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这时,她看到了桌上的普查表。当时北京SARS疫情没有解除,一来一回加上隔离时间,需要一个多月。而策勒县一些村子在山上,由于天气情况,只有七八月能进山,此时不去普查,就只能等明年。思前想后,共产党员的责任感,让姜淑清选择了留下。
母亲火化的那天,姜淑清对着电脑里母亲生前的照片,接通爱人的手机,与北京八宝山同步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 母亲去世8个月后,姜淑清回到北京,第一次站在墓前,轻声对母亲说:“奶奶去世时,父亲在坦桑尼亚修铁路没回来,您说非常理解父亲。这次您走,我也因为工作没回来,我想您也会理解我的。”
用了4个月时间,姜淑清带领普查小组走遍了策勒县的125个村子,睡大通铺,喝苞米糊糊,苦口婆心地给每个妇女做工作,完成了对8020名已婚妇女的检查。
普查的结果是,患各种妇科病的高达6625人次,当地宫颈癌患病率高达526/10万,相当于北京的210倍!医院对筛查出来的161名宫颈异常的妇女做了阴道镜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对阳性患者进行了治疗。
姜淑清为老乡们算了一笔账: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花费在3万元左右,早期癌症需花4000元左右,而癌前病变治疗只需花500元。早期发现对大多数十分贫困的病人家庭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让更多的当地妇女认识妇科病,预防宫颈癌,姜淑清主编了一本维汉双语的《宫颈癌防治手册》,发放到当地妇女的手中。
姜淑清的努力赢得了维族同胞的信赖。她们抱着家里最好的红枣、葡萄、鸡蛋和烤馕来感谢她。姜淑清的工作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第一次把“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授予了一名北京援疆干部。
2006年,姜淑清还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第三届首都巾帼十杰”和“北京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她参加了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并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结束援疆工作已经两年了,姜淑清每年都要回一次她的第二故乡——策勒,帮当地做点事。普查期间,维族妇女托和苏坦被发现“宫颈高度癌前病变”,但由于经济原因一直拖延。不久前,在姜淑清的奔走下,得到公益资助的托和苏坦来到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了全子宫切除术。
怀着一颗朴实热忱的心,姜淑清续写着与边疆群众的情缘。RJ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