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8月26日电(记者刘水玉)虽然大多数中国农民并不知道生态文明为何物,但使用沼气的许多农民正在享受生态文明的美好成果。
在偏远的瑶族山乡——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杨梅垒口村村民李庆双家,做饭用的是沼气灶,照明用的是沼气灯,耕作用的肥料是沼气液和沼气渣。
这位40多岁的农民谈起沼气带来的好处,满脸都是笑容。
“过去用鼻子可以找到厕所,现在厕所干净整洁,比城市里人家差不了;过去要上山砍柴做饭,现在将沼气灶的开关轻轻一扭,蓝色的火苗就跳动起来了。”李庆双对沼气的功能如数家珍。
记者在他家的周围看到,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掩映在果树丛中,青青的溪水欢快地从村中流过,农家小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村子周围群山苍翠。
李庆双家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沼气普及最高的省份,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36%。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办主任肖超说,“变废为宝”的沼气池建设使广西不少农村地区的厨房、厕所和畜舍告别了脏乱差。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农民苏茂康用沼气做饭(5月17日摄)。目前,广西已成为全国农村沼气普及率最高的省份,适宜农户普及率高达36%,1200多万农民从中直接受益。新华社记者李嘉摄
肖超通过一笔笔的算账说,到去年底,广西已建成沼气池293万座,每年可为农户提供优质燃料11.7亿立方米,能源开发量折合标准煤83.68万吨,可节约薪柴586万吨,保护森林面积48.83万公顷;同时,每年还可提供8042吨沼液沼渣优质有机肥料,为农民增收节支约52.74亿元,全区已有1288万农民直接受益。
统计表明,大规模沼气池的正常运转,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广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8.22%提高到2005年的52.71%;活木总蓄积量由2000年的4.03亿立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5.11亿立方米。
肖超说,目前广西沼气池每年仅供气产值就超过20亿元,加上为农民增收节支,沼气已成为全区最大的生态产业。
过去中国南方农民为了炒菜做饭,家家户户要上山砍柴,结果,山秃了,树没了,洪灾、旱灾、泥石流却来了。现在沼气池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能源问题,许多石山地区现在山清水秀地干净。
农业部的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有近2亿处简陋农家旱厕,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30多亿吨粪便。发展农村沼气,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封闭处理,成为各地防控血吸虫病、煤烟型地氟病、猪链球菌病等疾病、疫病的重要措施。
我国农村已有2260万户农家使用沼气。据农业部的粗略估算,这约相当保护7910万亩林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20万吨,为农户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了900亿元。
随着沼气带来的生态文明的普及,不少农村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也诞生了。恭城瑶族自治县县长俸海峰说:“我感觉最明显的是,农民围着灶台转的时间短了,围着看电视的人多了;围着赌场的人少了,围着球场的人多了。”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说,我国农村有57.5%的农户适宜发展沼气,约14600万户,要让更多的农户享受沼气带来的生态文明,我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记者近日随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全国农业节能减排专题调研组在四川、贵州采访时发现,农村沼气在解决农民生活用能、清洁农村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正在构筑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平台,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循环农业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