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调整——
牲畜少了,钱袋子鼓了
8月的内蒙古大草原,放眼望去一片绿色。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实施围封转移、禁牧轮牧、草畜平衡制度,茫茫大草原重现了昔日歌谣里的“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内蒙古不仅有效控制草原牲畜头数,也让草原牧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据内蒙古统计部门数据,2006年,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11051.47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4.1%;农区牲畜存栏头数比例已由5年前的21%提升到现在的70%左右,牧区牲畜存栏头数比例则由5年前的79%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
近年来,内蒙古在发展畜牧业经济中,通过调整内部结构,控制牧区养畜增长头数,促使农牧区传统养畜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牧区已经不再是牲畜饲养的集中地,农区畜牧业成为全区畜牧业的主体,这一历史性的转折,对牧民的增收和草原生态的恢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辽市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查干套力皋嘎查牧民扎那的家庭生态牧场经营得红红火火。扎那家草场面积为2574亩,承载量为215个羊单位。扎那说:“以前养了470只羊,70头牛。实行草畜平衡裁减后,只养了110只羊,20头牛,减少了牲畜410头只。”去冬今春,扎鲁特旗一共裁减牲畜115万,相反全旗24.7万农牧民增收4586.296万元。
草原平衡——
保护生态,也获得了效益
为什么裁畜后牧民的收入不减反增呢?扎那算了这样一笔账:裁减牲畜前,他的家庭牧场每年产草100000斤,大小牲畜一年需草1672000斤、料202320斤,他还得花上2万多元为牲畜购买草料。裁减牲畜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的恢复,产草量提高到130000斤。130头只大小牲畜一年需草414000斤、料52560斤,这样他自己的家庭牧场所产的草就能满足了,省下了购买草料的钱,降低了成本。
在有限的草原上,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恢复草原生态,在二者的夹缝之中,内蒙古创造出了“草畜平衡”制度。“草畜平衡”就是按每户牧民草场所产草的数量来确定应养的羊单位数。2000年,内蒙古率先在全国推行了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草畜平衡”彻底改变了牧民的生产习惯。草原植被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改善。
我国最美丽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推行休牧后,牧草高度增加了8—10厘米,盖度增加了20%;西部鄂尔多斯禁牧区,植被盖度提高到50%—70%,高度提高到70—100厘米。目前,全区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的草原面积已达到5.43亿亩。
集约经营——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业化水平
优良品种的引进、科学饲养的推广,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也让内蒙古牧民获益匪浅。去年,扎那从辽宁省引进种公羊与本地羊进行改良,改良后的羊每年生产绒1.4斤,比从前的羊多产0.4斤左右。这样,每年产绒达到150斤左右。由于旗里绒业公司增多,羊绒价格涨到每斤150元,光此一项他的收入就达到22500元。还有他每年卖羊100只,由于经过改良,加上旗里肉业公司增多拉动了价格增长,最高时每只羊售价可达400元左右,平均的价格每只也能达到280元,这一项他收入28000元。还有,由于牲畜头数减少,更易于管理,扎那辞掉了羊倌,这样一年又省下来近万元的费用。这笔笔的收入与节省下来的费用,让牧民扎那在裁减牲畜后,收入不减反而增加了。
为了使农副产品转化升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扎鲁特旗通过招商引资使绒业公司、肉业公司在扎鲁特大地上蓬勃兴盛起来,在建的、续建的有几十家。在采访中,一位老牧民说,“肉业公司多了以后,羊肉一斤升值了一元钱!”
牲畜存栏减少了,成本降低了,质量提高了,效益增加了,草牧场恢复了,由原来的粗放式走向了集约化经营,内蒙古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