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好大夫!”
李桓英1978年调入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投身麻风病防治事业。第二年,李桓英只身一人来到云南麻风病高发区,考察了西双版纳十几个麻风病村寨。
为消除病人顾虑,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李桓英走村串户为病人做检查,与病人握手、拥抱,甚至吃住在麻风病村寨。
她的勇敢令同行敬佩,更令病人惊讶:多少年来,人们对麻风病人避之惟恐不及,而北京来的这位女大夫,用行动告诉他们“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麻风寨一位名叫刀建新的老人的遭遇,深深刺痛了李桓英的心。早年曾任勐腊县委副书记的刀建新,患病后放弃工作,忍痛默默离开妻儿搬进了与世隔绝的“麻风寨”。李桓英见到他时,刀建新的手脚已严重畸残,独自坐在黑暗的茅草屋发呆。李桓英向刀建新等人许诺:“我一定会再来!我会带着医生和药品回来为乡亲们治病。”
1983年初春,李桓英再次来到这个麻风寨,与当地麻风病防治人员一道开始了非隔离短程联合化疗现场试点。当时,这种治疗在国内外尚无先例,李桓英不仅要承受医学的风险,还要说服并督促病人配合治疗。有的病人对治疗缺少信心,难以适应按时、按量服药的要求。76岁的波兵老人开始说什么也不吃药。李桓英便亲自送药上门,苦口婆心地劝说。她给病人打针、喂药,帮助失去劳动能力的病人料理生活。病人感激地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好大夫!”
两年后,这个寨的47名重症患者全部治愈。后又经10年追踪观察无一例复发。新疗法很快在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推广,使全国的病人数量迅速下降。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向全世界推广李桓英的短程联合化疗法。
“全世界的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做得最好!”
1998年,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在北京召开。李桓英领导开展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特别行动计划,被誉为全球最佳治疗行动。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紧紧握着大会轮值主席李桓英的手说:“全世界的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做得最好!”
麻风病流行区大多在老、少、边、穷地区的深山老林。每次去现场,李桓英一行除了坐汽车、小木船,有时还得翻山越岭,步行两三天才能进村。李桓英到热研所时已年过半百,20多年间,云、贵、川的17个地州、59个县的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曾多次遇险,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曾在车祸中骨折,头部负伤后被缝过7针。
1996年,她开创性地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率先在国内开展防治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使麻风病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残疾成为现实。2001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策略、防治技术和措施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打响攻克麻风病堡垒的攻坚战
李桓英早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刚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任职7年。
在被派往亚洲、美洲的多个国家工作,特别是回国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后,李桓英立志要为贫病交加的患者解除痛苦。
生活节俭的李桓英,为帮助麻风病患者却出手大方。她千方百计争取外援,先后将国际组织援助的价值100多万美元的药品、器材和15辆越野车分给了云、贵、川几个省的基层麻风病防治站。
2002年,年过八旬的李桓英制定了新的更高目标:开展麻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如今,她和她的课题组日以继夜地工作,为攻克麻风病的最后堡垒打响了一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