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
曾几何时,当我们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谚语让我们对于自己的隐身特性备感舒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现在的状况却成了:“在互联网上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条狗。”
因为,从前,匿名性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和网络使用安全。
现在,我们常常能在各种媒体上了解到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侵犯隐私的恶性事件。
搜索引擎正在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出口。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一项关于搜索引擎的调查中,搜索过自己名字的用户占30%以上。其中,搜出过自己私人信息的占了近30%。
对用户的隐私威胁最大的,不是用于跟踪用户的Cookie、间谍软件和用户浏览行为分析网站,而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正在变得让我们又爱又恨。我们迫切地希望从搜索引擎中得到更多更实用的信息,并且提高搜索的成功率,当然,技术的成熟正在让这一目标逐渐靠近。但是随着大量的信息被倾泻到互联网上,搜索引擎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
事实上,大部分搜索引擎在用户使用其服务时,都会记录用户的IP地址、搜索的关键词、从搜索结果中跳转到哪个网站等信息,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搜索服务商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得用户的身份、用户的爱好以及在网上的行为等隐私信息,并可能使用这些隐私信息进行商业活动。
搜索引擎厂商们必须反思一下:搜索引擎是不是知道得太多了?用户看过什么书,在哪儿旅游,在哪儿冲浪,和谁通讯,是否一切用户的隐私信息都值得保留,而出发点不过是为了商业利益和引擎的升级优化?但是作为用户,我们也必须自我反思一下:我们嘴上说需要网络隐私,但行为却常常与之相反,在公共网站上刊登大量个人信息和照片,而不顾忌这些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尽管目前对于隐私泄露的担忧尚未影响人们上网的积极性,但是日后随着更加注重个人化的服务的出现,而导致了个人资料被曝光,必然会增加用户对虚拟网络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度,可能会导致上网人数的骤减。
不能否认,搜索引擎在我们的网络活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存在隐私威胁而放弃搜索引擎既不现实也不明智。既然如此,如何为这一尴尬的现状寻找出路?也许有效的告知和沟通,才是搜索引擎解决隐私安全问题之道。
搜索引擎首先要自律。今年以来,包括微软、雅虎、Google在内的搜索引擎巨头们纷纷宣布,减少用户资料保存的时限,将定期删除网络浏览器中“Cookies”中的信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限期保留,并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完善数据安全。
这些做法不可谓不明智,但是更为简单便捷的做法,恐怕在于对用户的宣传教育,有效地告知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并提供可供解决的办法。
用户自身防微杜渐,才是防止搜索引擎泄密的关键——使用不保存用户信息的搜索引擎,或者匿名使用搜索引擎,定期更换IP地址,都可以有效地保证搜索安全。此外,更重要的是:不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的名字和其他个人信息。搜索引擎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用户所包含在搜索关键字里面的姓名等个人信息来组织成用户的网络活动档案,如果是用户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时,还会给不法分子使用社会工程学进行欺诈提供可乘之机。
所以,搜索引擎其实是把双刃剑,怎么用好,取决于搜索引擎企业和用户的重视程度。对于一切安全问题而言,技术只是辅助,关键还在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