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哪里逃》(上)
张成是葫芦岛市交通文艺台的一名主持人,负责一档晚上的直播节目,主要是播报路况信息并为司机提供一些便利服务。
2006年12月8日上午,市区内一辆出租车被抢,司机并没有受伤。8号晚上的节目中,张成除了知道司机是名女性,犯罪嫌疑人是三名年轻人外,任何消息都没有。12月9日晚上,张成刚坐进直播间,导播就接进来一个电话。
张成:他说“张成我告诉你,被抢那辆车我看着了,在从暖池塘往钢屯方向开,速度非常快,他说我车上有人,我没跟上他,大伙你告诉他们赶紧过来”。
从警方接到报警电话到现在已经一天多的时间过去了,大面积的排查没有结果,这个电话让所有人兴奋不已。
所长:咱接到报案,说是被抢出租车和犯罪嫌疑人这辖区一个小卖点的门前出现,正好是所内干警全体都在,咱马上就是开两台警车7名警力赶快赶赴现场。
在葫芦岛市,曾经发生过几起出租车被抢事件,而且每次都有许多司机参与追捕,很多人已经通过收音机听到了往电台打的电话。依张成的经验,一些出租车肯定已经在去现场的路上了。
张成:从最深的心里层面来讲的话,我觉得第一叫同病相怜,就是出租车司机他们的苦劳酸甜自己是最理解的,每当自己的群体中有人遇到危险,出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首先会想到,也许自己什么时候也遇到这样的事。
葫芦岛市另一家电台连山区广播电台也在关注这件事情。几乎与此同时,他们也得到了相关信息。
心蓝:我正在我们的制作间,制作我自己节目的一些版画还有一些准备节目的资料,导播告诉我发现那台失踪车辆了。
心蓝立刻坐进直播间。两个电台同时播报这起事件的进程,在葫芦岛上空形成了无形的信息平台,传递前方和后方的信息。
警方已经调集车辆前往犯罪嫌疑人出现的地点。张成和心蓝在直播间协助警方传递信息,这时又收到了很多群众打来的电话,表示希望参加追捕。协助公安破案,多一双眼睛……
张成和导播商量设立了3个集结地点,所有参与行动的出租车打双闪。
很快,司机从各个不同方位向集结地点汇合,一下就聚集了上百辆出租车,导播间又打进来一个电话。
张成:说张成我在什么地方,我希望咱们的车过的时候能够拉上我。
张成:有6个人,他说我拦车没人停。他认为是打车的我不拉。张成本想劝说他们。但是这种想法很快就改变了。
张成:如果你是一辆车一个人的话,很可能发生危险。
由于事发突然,于是张成和上级领导商量决定,可以让他们参加。
张成:我说这样吧,我们定一个接头暗号好不好,我在直播间,我就发现我的拳头握的紧紧的,因为我的心里面是有一种感动。
张成:我提醒我们的出租车司机,在经过这些指定路段的时候,一旦你看见有人伸出紧握拳头在拦车,我说你拉上他,他一定是想为咱们出一份力的热心的听众。不到五分钟,直播间接到了反馈,他们都上了车。
张成:我突然之间就觉得,心里面特别温暖。
一切安排就绪,张成开始看资料了解详细情况,后来得知女司机并没有在车上,犯罪嫌疑人是三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心里就有了一种想法。
张成:那一瞬间很快,也许只有几秒钟,但是我考虑的东西就多。
张成:以前我做警察的时候呢,也遇到过类似这些年龄的,17,18岁的小孩,犯罪的,那个时候就给我很大触动,有些时候他们可以完全可以投案自首,但是他们总是有一些侥幸心里在作怪,在躲,在藏。
张成:但是我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他藏不了的。
张成:我觉得他就像是一个迷途的孩子吧,需要有人把他领回来,所以我在节目里我向他保证,我说我向你保证,哪怕是警察抓住你的头一分钟你打来电话,我和我的同仁都可以为你作证,你是投案自首的。
12月9日21点半左右。几百两出租车,一部分私家车和警车赶到了发现犯罪嫌疑人的地点。
所长:到那马上就是展开了两路,
所长:把这个有限制的车辆人力布置开来。
根据警方部署,司机们分组去附近各个村庄搜索,然后将搜索的结果反馈给电台,电台再将最新信息及时提供给警方。
在犯罪嫌疑人停留过的曹屯附近有20个行政村,40个左右的自然屯,搜索范围非常广。经过3个小时,警方带领大家完成了两遍排查,没有任何突破性的发现。此时接近凌晨一点,室外温度零下十几度,很多司机连晚饭都没有吃,一些司机出现了急噪的情绪。两个电台的直播节目进行了4个多小时,收音机前仍有许多市民也一直关注着。张成不断劝说犯罪嫌疑人。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条重要信息,他们发现远处一座山上有光在闪烁。有人判断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就停留在那。警察带领司机不顾疲劳向闪着光的方向赶去。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