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的消费未必就意味着高质量的幸福生活”,如何让发达国家的先行经验被我们更多的人重视、思考、认可,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可持续性消费事关每一个人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掂得出这句话的分量呢?
今年夏天,美国上上下下掀起了抵制瓶装水的热潮。
针对美国人一年要喝掉150亿升瓶装水,美国环保人士称瓶装水是头号“人民公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根据4年的科学调查得出结论:瓶装水消耗的资源比自来水高1万倍。美国仅仅每年包装40亿加仑瓶装水的塑料,就要耗费1500万桶石油;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塑料瓶被回收,每年留下90万吨的垃圾;每年因异地瓶装水运输要消耗的资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惊人。而且,瓶装水未必比自来水更安全。目前,旧金山市长宣布禁止市政府公款购买瓶装水,纽约市则发起了“自己带水”运动。
这对于刚刚享受到瓶装水便利的不少中国人来说,无疑会吃上一惊:生活的便利和享受难道不是我们的追求吗?
而由此引发的正是如何认识可持续消费的严肃话题: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欲望日益膨胀;另一方面,清洁的空气、水源,有限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却越来越少。人们不得不对持续增长的消费欲望提出质疑:这样的消费能持续多久?
权威研究告诉我们,过度的消费和浪费的生活方式加剧了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使我们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干旱与洪涝频发、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山地灾害加剧、大气成分改变及海平面上升等很多麻烦。作为消费者,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又有多少人愿意节制消费的欲望、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
近日发布的《中国青年可持续消费调查报告》表明,多数青年人支持可持续消费,但不愿牺牲原有的生活质量,“拥有宽敞的住房和汽车以及出国旅游”是不少青年消费者的消费期待,几乎与发达国家的状况一模一样。多数青年消费者把治理环境责任寄托在政府身上。
客观而言,处于发展中的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与体验尚不深刻,对发达国家盛行的消费方式充满向往,甚至视之为幸福生活的“榜样”。我们不少人对节制性消费、可持续性消费的认识,只能说才刚刚起步。
现实当中,我们不是没有环保理念的宣传,但这似乎抗不过“要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渴求。一些符合环保理念的生活方式如节电节水等,多是源于我们传统形成的节俭习惯。而对于一时看不到效益的、不太好算账的、有重大潜在危害的消费方式,则认识模糊,如不少人尚未认识到节能灯的节能效果,并不清楚自家的用水量,对优先选购本地产品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知。还有,作为能源和资源主要消费群体的有钱人,认为自己已为“炫耀性消费”缴纳了高额税款,无可指摘,于是心安理得。
而公众之所以把治理环境责任寄托在政府身上,是因为治理环境最为关键的,是国家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大政方针。而政府部门公务消费的公开透明、厉行节约,对其它群体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当然,政府的责任不能替代一切。广大公众对环保责任的自觉承担意识还有待提升。其中,来自政府及民间组织对环保知识及理念的普及十分必要。
“狂热的消费未必就意味着高质量的幸福生活”,如何让发达国家的先行经验被我们更多的人重视、思考、认可,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可持续性消费事关每一个人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掂得出这句话的分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