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看个病不容易,我介绍的求医途径不但要治好患者的病,还要让人家少花钱。”
“我不是医托,医托为挣钱,我是为患者尽快治好病,没用这挣过一分钱。”
“我会给您选一个理想的医生。”
说这话的人叫大刚,经常在北京城里的医院里转悠。千万别误会,他不是医托,是有名的“公益医导”。
做免费导医――“许他不信,不许我不告诉他” 拨通“大刚工作室”的电话,里面的自动录音会提示如何找到大刚本人。名气很大的大刚工作室坐落在北京城西边一个偏远的小区里,我们一路问下来,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大刚。
记者在一条巷子里七绕八拐之后,终于看到了大刚工作室。来这里“寻医问药”的队伍排得老长,二十多个人从工作室里一直排到了门口外面,他们有的一脸疲态,有的焦急万分,都在等着跟大刚咨询。记者了解到,这些人大多来自外地,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为治病在北京辗转奔波,看过不少医生,花过不少钱,无奈之下来找大刚帮忙,咨询去哪家医院看病更好。整个下午,到大刚工作室来咨询的人一个接一个,一直到晚上8点大刚才闲下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大刚的全名叫刘传刚,原是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的一名工人。他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做医导的经历。原来,大刚小时候泪腺有毛病,多年求治不见效果。21岁时,他碰到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很快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眼疾,从那以后,他便开始向身边的人宣传这家医院的眼科大夫。后来,他又去一家整形医院做过一个手术,效果也特别好,于是他便开始留心整形方面的名医,并把这个医院和医生推荐给自己认识的朋友。
慢慢的,大刚从自己的看病经历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看病不在医院的名望大小,也不在花钱多少,关键在于找对大夫。为了把好医院和好医生推荐给更多的患者,他开始走访京城各大医院和诊所,搜集医术高明的医生的资料。20年来,他手中已经搜集掌握了近3000名医术独到的医生的相关资料。
在各大医院搜集医生资料的同时,大刚常常会到医院的挂号处去找前来就诊的病人“聊天”,了解了对方病症后,他会对人家说,您这病到哪儿找哪个医生治效果更好。尽管有时会被人误以为是医托,但大刚并不介意。大刚说:“许他不信,不许我不告诉他。”
去年,大刚免费为患者提供医讯服务的事迹被北京市的媒体广泛报道后,石景山区西井社区居委会帮助大刚成立了“大刚工作室”。从此,大刚不再为没地方接待咨询者发愁。去年他被评为石景山区群众最喜爱的热心人,区政府奖励了一辆自行车给他,现在每天上午,他都会骑着那辆自行车去北京各大医院收集信息,下午再赶回工作室接受患者的咨询。
纸片传医讯――“能帮助别人是我的幸福” 记者发现,每一个从大刚工作室出来的咨询者,手里都拿着一张巴掌大的小纸片,上面写着“要健康找大刚,请把您身体的不适告诉我,我会给您选定一个理想的医院、医生”。纸片上还留有联系电话,旁边还盖了个章,写着“公益”二字。
一位咨询完的患者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患腰椎病好长时间了,右腿一直发麻,他去过的医院都说要做手术,大刚介绍他去一家医院做针灸治疗就可以缓解,并称如果无效再回来找他,一直到他满意为止。一位从黑龙江来北京给儿子看病的母亲告诉记者,她们一家三口来北京一个多月了,儿子的病在北京某医院花了十多万元也没治好,肝脏还出现了血肿。“听说有个叫大刚的人对北京的医院和大夫都熟悉,就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这儿。”
大刚知道,那些专家都是三级甲级医院,正规医院的医生,他们是不缺病人的,更多的是病人需要他们。为了维护患者的利益,大刚才专门给自己做了这么一个特殊的名片,每次有患者来咨询,他就会把大夫的姓名和电话写在这张小卡片上送给患者,患者去医院找到医生,医生一看到这张卡片,就知道患者是大刚介绍来的。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