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8-30 02:3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届届获奖,年年得魁,100朵“小梅花”引发备受全国戏剧界瞩目的“山西现象”
从1997年创办至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连续举办了11届。这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为发掘和表彰戏曲新苗,促进中国戏曲事业后继有人的全国性展演评奖活动。其中,我省有100名专业或业余小选手摘取“小梅花”奖,这100朵“小梅花”与我省37名优秀中青年演员获得的“梅花奖”,交相辉映,为山西赢得戏曲“梅花”大省的殊荣。
届届获奖,年年得魁,我省小选手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备受全国戏剧界瞩目的“山西现象”。透过这种现象,值得探究和总结的是山西戏曲教育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远的不说,从2002年临汾艺校梁静获全国“小梅花”第一名开始,2003年临汾蒲剧院定向班吕晓栋以最高分夺得专业组第一名。2004年第八届比赛中,全国专业组设立的12朵“状元花”,我省就摘得5朵。2005年运城艺校的杨杰表演的《夜奔》一举夺魁。2006年长治文化艺术学校的王伟表演《探庄》稳夺第一。今年稷山民办黄河艺术学校的徐维刚取得业余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成绩骄人,与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重视戏曲艺术教育密不可分。
我省每隔几年举办一次全省艺术院校戏曲教学剧目汇报演出,省文化厅每年拿出数十万元,在山西戏剧艺术职业学院开办晋剧、京剧表演班。晋城、长治、吕梁、大同、忻州等市由政府出资,积极培养地方戏曲新苗。运城市成立运城艺校实验团,晋中、临汾重奖“小梅花”演员。
虽然,我省艺术教育硬件投入在全国并不是最好的,但戏曲艺术教育学科设置较为全面,全省除了山西戏剧艺术职业学院外,11个市的艺术学校均设戏曲专业,戏曲专业是我省各艺术学校的骨干专业,他们把培养戏曲人才放在教学首位,因材施教,成效显著。近年来,民办艺术学校异军突起,成为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又一个摇篮。从历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可以看出,我省戏曲艺术多种办学机制,却能互为补充,互为激励,多出人才。
本报记者 李晓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