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再“造”半个东北。
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3年多,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2004年至2006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2.6%,与实施振兴战略前的3年(2001—2003年)相比,增速提高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增长五成左右。
纵向比,东北在提速;横向比,三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还在拉大。“东北振兴遭遇尴尬?”有人心存这样的疑问。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为东北发展把脉,不仅要看总量,也要看质量;不仅要看规模,也要看结构;不仅要看现在,更要看不久的将来。
发展新思路:不再简单地搞输血型振兴,要靠改革创新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命名沈阳市铁西区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铁西由此成为我国首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双“示范区”。
时光倒回几年,曾有“东方鲁尔”之称的铁西,还因国企效益差、下岗工人多,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
虽然争取到200多亿元国家改造资金,但单纯的“输血”并没能重振铁西,无法摆脱“搞技术改造找死、不搞技术改造等死”的怪圈再现。
“铁西的新转机,来自2002年铁西区与当时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启东说,2002年开始,铁西启动大规模搬迁重组,将200多家老国有企业从市区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此产生的大笔级差地租收益用于企业转制和更新改造;腾出的地方发展第三产业,安置下岗工人。(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