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谢苗枫 通讯员/王健)一年一度的暑假又近尾声,今年的暑假中小学生是怎么度过的?昨日,一项“关于2007年广州市青少年暑期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广州市有近六成中小学生认为“暑假过得好”。但笔者也发现,只有3.8%的中小学生在暑假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我的暑假我做主”超七成
调查发现,老师对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几乎没有决定权,仅有1%的被访学生在决定暑假怎么过时受到了老师的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最有话语权的是中小学生及其父母,所占的比例高达73.8%。
据了解,大部分受访学生的假期生活主要仍是在家看电视、做暑假作业、在家睡觉和逛街,与往年没有多大不同。笔者同时发现,有3.9%的中小学生原计划在暑假不学习,但在实际中却没能实现。
有专家认为,暑假对中小学生来说,应该是参加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最好机会,但是从调查来看,只有3.8%的中小学生做暑期工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8.7%的中小学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这反映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比较少。专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多提供实习岗位或多办免费夏令营,让更多的小朋友能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
“玩”和“快乐”仍是主旋律
调查还了解到,有58%的中小学生认为这个暑假过得好,也有13.6%的中小学生认为暑假过得不好。而中小学生们更是用“快乐”、“玩”、“学习”、“享受”、“朋友”、“电视”、“闷”、“无聊”等形容词来表达他们对这个暑期的感受。其中,有34%的受访学生认为暑假“快乐”,16.5%的学生用“玩”来描述整个假期。
因此,专家认为,“玩”和“快乐”仍然是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主旋律。但有7.8%的中小学生认为暑假是“无聊”的,1.9%的人认为暑假是“浪费时间”,甚至有1.9%的中小学生认为暑假过得“闷”,针对这部分中小学生,家长就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近四成孩子仍感学习压力
调查还发现,中小学生对“暑期让我得到充分休息”、“我的暑期生活很有意义”、“暑期生活增长了我的见识”、“暑期让我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暑期增进了我和父母的感情”的观点评价有很高的认同度。同时也发现中小学生“我的暑期生活是平淡的”、“我的暑期生活是充满负担的”、“我的暑期是学习的延续”、“暑期并没有让我感到减轻学习的压力”的观点也不少见,这反映了中小学生在学习上还是存在一定的负担。
专家认为,假期时间相对较长,一时的放松慢慢地就变成无聊和乏味。对家长而言,虽然知道假期对于孩子自我调整的重要性,但由于工作和其他原因,不可能时时刻刻地陪伴着孩子;其次,学习的压力使得家长期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充电和增值。于是,郁闷、反叛、失望、无奈、应付等情绪以及矛盾的摩擦就会自然产生。“有将近四成的孩子对暑期有所失望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摩擦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