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获悉,2007年度(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范围广,部分区域性灾害强度大、损失重,农业气象灾害属中等偏重年份。但从全国农业整体形势来说,不会造成粮食减产。
本报特约科学顾问、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副主任、正研级高工毛留喜说,2007年度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呈现以下特点:全国农业干旱发生范围较广,夏旱造成的危害最重;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以及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的强降水,造成的危害偏重;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造成的局地灾害较重;江南、华南夏季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加剧了旱情的发展;东北、胶东半岛等地局地雪灾造成损失较重;迁飞性害虫偏重发生。但是,低温冷、冻害发生偏轻,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台风登陆我国偏晚,影响不如常年大;连阴雨等灾害影响较轻。
今年初夏,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流域性洪涝灾害,由于及时采取了分洪等救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洪涝对农业的危害。但局地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为严重。自2006年8月以来,低温、霜冻、雪灾、连阴雨、干热风及高温也对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了一定影响。2006~2007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者略偏高,病虫越冬基数较大,因此,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林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7月份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较去年增产146万吨,增长1.3%。这是自1985年以来我国首次连续四年夏粮丰收。毛留喜说,2007年度农业气象灾害总体偏重,全国秋收粮棉作物平均单产比2006年度可能会略有减少。但2007年度夏粮和早稻生育期间总体气象条件较好,夏粮和早稻均获得了较好收成。另外,由于今年秋收粮棉作物种植面积增加、高产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加大,因此,全年粮食总产量和棉花总产量均持平略增,也就是说我国今年粮食总产量并不会因为气象灾害偏重而减产。
毛留喜说,虽然说今年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偏重,但气象部门非常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评估及防灾减灾对策等服务,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提供了可靠依据。(胡亚)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