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里爱的烛火
———记全国优秀教师、“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胡安梅
1992年年初,胡安梅51岁的父亲胡德荣倒在自己耕耘了22个春秋的讲台上。他是该村火地沟教学点上唯一的民办教师。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的胡德荣,留给家里的“遗产”是学生欠下的960元书杂费。
父亲走了,当地再也没人能当老师,外地老师又不愿来,教学点只好停办,23名学生辍学回家。17岁的胡安梅接过父亲的班,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
那年9月,胡安梅走上了讲台。在学校唯一的一间破教室,她看到的是用墨水涂黑的黑板,脚下渗水的地面……但是,她没有畏惧和退缩。一学期下来,她的学生当中,考80分以上的占70%,她也因此被乡里评为优秀教师。
村民范昌学是她父亲的学生,当年读了3年书没交一分钱,如今他两个孩子都失学在家。胡安梅对他说:“叔,让孩子去读书吧。”“胡老师,过去欠你父亲的学费我还记得,哪有钱读书?”“没钱我垫,他们必须读书。”
从1992年到1995年,胡安梅垫付了600多元学费,加上父亲垫付的,共是1500多元。在这一分钱都能捏出水来的穷山村,这可是个天文数字。
与父亲相比,胡安梅是幸运的。1996年,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鼓励的信件、资助汇款单如雪片般飞来。两年内,她共收到捐款3万多元,来信2500多封。
她拿出部分捐款翻盖校舍,修理桌椅,然后到乡教育站申请成立了“胡安梅教育基金”,专门资助贫困生。在了解到其他困难民办教师的困境时,她在教育基金中增加了资助贫困民办教师的项目。如今,“胡安梅教育基金”已达9.8万元,她将本金存在银行用利息资助贫困生。在她的培养下,桃园沟破天荒地走出了5名大学生。
1998年,胡安梅转为公办教师。同年,火地沟教学点并到桃园沟村小学,她随之调任校长。不管职位有什么变化,她献身乡村教育的决心始终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