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弱人群收不到“短信”怎么办?
他们同样支持了城市交通限行,需要温暖的感谢;他们同样要外出奔波,需要必要的提醒;他们同样为各种谣言困惑,需要及时的释疑……这些感谢、提醒、释疑的信息他们都收到了吗?
浙江大学在今秋开学之际,送给贫困新生一份特殊礼物:免费发放手机,并赠送两年的基本话费。
关于为什么向贫困新生免费发放手机,校方给出的说法是,“手机已经是通信必备品,学校的许多重要信息是通过短信发送的”。
正如学校“许多重要信息是通过短信发送”,联想到一段时期以来,各地一些政府部门、服务部门发布很多事关公众生活的重要信息,包括预警、提醒、感谢、建议、辟谣等等信息,似乎越来越青睐手机短信这一途径,逐渐把手机短信作为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试问,当手机短信成为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时,是否想到了社会贫弱者的需要?
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到7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超过5.08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38.3%。不断提高的手机普及率,再加上其快速、便捷的优势,手机短信日益获得一些部门的垂青,被视为最大众化的信息交流渠道。比如感谢市民支持交通限行,比如提醒市民注意天气变化,比如对某些影响公众生活和情绪的谣言及时辟谣,一些部门偏好通过发短信表示感谢,予以提醒或通知。一些部门感到便捷了,快速了,有手机的人自然更感受到了便捷和温馨,但那些贫弱者呢?他们收不到如此便捷的“短信”怎么办?
为了杜绝“养懒汉”,不少地方设置低保条件,规定使用手机者不能享受低保,低保家庭有手机就是“高消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这些地方又把手机作为大众通讯工具,作为信息传递的主流平台,甚至一些信息往往只通过或优先通过短信发布、通知。这种日益突出的现象不就等于是把贫弱者排斥在信息社会之外吗?他们同样支持了交通限行,需要温暖的感谢;他们同样要外出奔波,需要必要的提醒;他们同样为各种谣言困惑,需要及时的释疑……这些感谢、提醒、释疑的信息他们都收到了吗?
无意为贫困人群争取“使用手机”之类的权利,只想表明,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重视一下贫弱人群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他们能通过什么渠道、多少渠道接受到,很多信息发布的渠道方式是不是根本就到达不了他们那里,越来越依赖便捷方式是不是给贫困人群造成了更多的不便?更无意批评手机短信不应该成为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只是遗憾某些部门、某些地方对贫弱人群获取信息的疏忽和对他们获取信息方式的轻视。
联想到前不久发生在郑州的那场利用灾难预警短信牟利的丑闻。在郑州8月2日一场大暴雨来临之前,大部分市民却没有接到任何暴雨预警。原来是该地的灾害预警短信被气象部门下属的一家公司垄断,该公司的负责人回应说:“预警信息可以免费发送给所有的人,但在郑州市,大约有43万手机用户向我们公司交费订制天气预报。他们肯交费订制气象信息,我们就认为他们是最需要气象信息的人,所以我们就要把预警信息优先发送给他们。”
过分依赖手机短信,对一些部门来说是种懒政,是便捷了一些部门,却给贫困人群带来了不便。不仅不便,甚至会使其他信息发布渠道变弱甚至短路,进一步压缩贫弱人群接受信息的空间。长此以往,贫弱者不仅会产生一种心理滑落:社会在排斥我们,我们被信息遗忘了,而且加剧社会不公平。这就是典型的“信息鸿沟”现象。“信息鸿沟”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就是社会公民在获得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机会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会在不同人群之间造成“信息落差”、“知识分隔”等问题。我们常说,当今社会,最大的不公平就是机会不均等。“信息鸿沟”必然带来机会不均等。“信息鸿沟”在互联网发展起来后显得更为突出。
一部免费手机与两年的基本话费,对于贫困新生来说,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贫困人群与信息社会的距离,帮助贫困人群更快地融入信息时代。但“免费手机”填不平“信息鸿沟”。只有一些政府部门、一些服务部门彻底铲除懒政思维,真正把贫弱者的需求放在心里,眼里有他们,心里们,重要信息不能漏了发给他们,这道“信息鸿沟”才能缩小,乃至真正填平。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