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劲)“天凉了,社区里那些特困职工穿得单不单?有没有厚棉被?这些小事也该有人来管。”8月31日,在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街道的“衣被储备银行”里,一位街道干部一面清点着从居民家中征集来的棉被、衣服、米面油等物品,一面告诉记者,“我们搭起这个爱心平台,目的就是心系困难群众冷暖。
”进入8月以来,一个名为“衣被储备银行”的爱心组织在兰州悄然流行。
据了解,兰州城关区的皋兰路、拱星墩、东岗西路、白银路、酒泉路和团结新村等街道办事处和居民社区,目前都相继成立了“衣被储备银行”。这些“银行”不仅是经常性的捐赠接收点,而且也是困难群众随时可以光临的救济站、助困点。
据拱星墩街道相关人士介绍,“衣被储备银行”是指以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为依托,以解决城市特困居民临时生活困难为目的,以开展经常性的募集和发放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捐助和救助机构。“衣被储备银行”的救助服务对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社会扶助家庭、“三无人员”、优抚对象、特困职工家庭、特困残疾人、孤儿、70岁以上特困老人、因病因灾致贫人员以及进城务工人员中的困难家庭等等。
几年前,兰州市城关区红山二村社区就曾出现过“存储爱心”的“道德银行”,但因为种种原因在运行一年后宣布暂时“停业”。但是,对建立爱心互助平台的探索却没有在当地停步,一些街道社区主动开展了扶贫助困的“中介”服务,他们以“您有爱心存储,他遇困难支取”的方式,募集财物开展经常性的活动。
近日,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就明确提出要办“衣被储备银行”,并结合多年从事社会救助的经验,为“银行”的规范化运作定下了规矩。据了解,凡需“衣被储备银行”救助的低保户和困难户,必须认真填写申请表,经社区和街道办事处入户调查,严格审核后,确定救助类型,发放爱心救助卡,建立个人领取物品台账。民政部门希望通过规范化的要求,让“衣被储备银行”这一新鲜事物长期、长效地“经营”下去,为生活困难的群众编织一道知冷知热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