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见义勇为的大学生汪洋
图为汪洋(坐者)和同学们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刘建
“汪洋的英勇,应激起每个人心底的良知;他身上的正气,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骄傲。”由汪洋妈妈亲自挑选的纪念树广玉兰,已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园里生长得枝繁叶茂。每个人都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位19岁的少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出一曲正义之歌。
汪洋是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传达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05级学生。去年11月26日下午,汪洋在松江大学园区高校食堂里,发现一名男子偷窃一女同学的手机。
见义勇为的他对窃贼紧追不舍,在与窃贼的英勇搏斗中,不幸被歹徒用随身携带的凶器刺中牺牲。汪洋同学面对罪恶挺身而出的壮举感动了社会,政府授予他“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以及“上海学子感动校园人物特别奖”。
“他平时就是这样一个正直、勇敢的人,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追悼会前,汪洋的六十多名同班同学含着眼泪,连夜折出了几千只纸鹤挂在殡仪馆外,“这淡黄的纸鹤不仅是对我们共同走过的那段青春的纪念,更多的是一种崇敬”。
追悼会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市政法委、市综治委、团市委等单位的领导赶来为汪洋送别;复旦视觉学院六百多名师生手持白玫瑰,洒泪送别昔日同窗;汪洋的高中同学全都自发赶到殡仪馆现场,只为见一见这位久别的老友、他们曾经的班长;汪洋生前居住的小区邻居们也赶来了,送别小区的好青年;更多素不相识的市民从上海市各个角落赶来,没有赶到现场的邻居和部分市民自发在业主论坛上举办“网上追悼会”。追思的万语千言汇成一句:“再见了,亲爱的同学,我们的英雄,请一路走好!”
参加过学校第一届学生会选举的同学们都对汪洋那质朴的自我介绍印象深刻———我叫汪洋,汪洋大海的汪洋,但我却只是汪洋中的一滴水,我愿意为大家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为大家服务。学生会换届选举时,汪洋还特地找到学生处的吴洁老师说:“我不在意是什么职务,只想能为同学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他是这么说的,也实实在在做到了———学生公寓车棚自行车乱停乱放,他主动帮着搬油漆、画黄线;同学偶然说起需要一个接线板,他便将自己的接线板送到了同学手中;
担任迎新志愿者接送新生上下车时扭伤了脚,却坚持工作不肯回去休息……每一次同学遇到困难,他总是默默伸出援手,出现在需要帮助的地方。
对所热爱的绘画,汪洋更是全身心投入。为了追求完美,他不惜推翻已经确定的小稿,反复重画,只为了表达更好的新想法。他爱思考,一张作品,会提出很多不同的意见,用各种风格的艺术语言来交流,连老师们都“怕”了这个爱发问的学生。他的勤奋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同学联合创作的《安迪·沃霍尔》在学校首届学生作品展中获奖。
“他喜欢拿着画笔在画布前沉思,他也喜欢在足球场上欢腾,他的笑声很难忘……”追悼会上,汪洋生前的同学们深情朗诵了为汪洋创作的追思诗《献给一棵19个年轮的树》,在朗诵即将结束的时候,全场同学齐声对汪洋的母亲喊道:“妈妈!妈妈!”
汪洋母亲默默拭去眼角的泪水,在她的心中,汪洋始终和她在一起,没有离开:“汪洋还有很多事没做,还有很多目标没有完成,还有很多画没有画完……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时,汪洋的母亲将社会各界捐助给她的41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学校为纪念汪洋而刚刚成立的“汪洋德育奖励基金”,奖励道德高尚、见义勇为、奉献爱心的优秀学生,“我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我希望敢于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