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袁建达新华社记者张选杰 高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校入伍大学生士兵,一名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80后”青年,在短短一年多的军营生活中,以“崇文尚武”的精兵形象证明了自己的“高明”:
当兵半年,成为导弹测控专业二号位操作号手,改写了这个号位一直由士官和干部担任的历史;仅用一年,学会了六七年老兵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多次在各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夺魁……
2005年11月17日,高明迎来自己的20岁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报名参加了征兵体检。
他的老师、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化祥介绍说,在校入伍的大学生需要推迟两年才能毕业,而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好,年薪也高。中断两年学业参军入伍,如果算一笔经济账,高明的损失是很大的。
高明的很多好友也感到不解。有的说:“凭你的条件,完全可以保送研究生,花两年时间去服役,不值得!”有的劝:“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最终,高明还是选择了参军。他说:“当兵是自己儿时的梦想,更是一名时代青年、高校学子应该尽的义务。”
2005年12月7日,读大三的高明办理了休学手续,穿上了绿军装,成为第二炮兵某部一名义务兵战士,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北大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
为了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高明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相同的错误决不犯两次!很快,他就成了新兵连的“标准兵”,当上了副班长,连队每周的光荣榜上,他得到的小红旗最多。
2006年底,高明被评为“优秀士兵”。
高明所在的技术营是“军事训练一级营”,先后涌现出“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徐海波、“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董慧、导弹技术尖子王忠心等一批先进人物。
“我要用一名职业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导弹精兵。”高明说。
不论干什么工作,高明都坚持高标准、自我加压。训练时,他除正常完成训练课目外,还经常偷偷给自己开“小灶”。为了锻炼体能,他每天都要跑一个五公里,晚点名后,还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
入伍一年后,高明以18分17秒的成绩成为全营5公里越野冠军。高明所在的技术营,测试专业技术含量高,涉及到工科、理科等10多个学科知识。这对文科出身的高明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尽快弥补学科短板,高明从连队图书室借来了《电工学》、《电子电路》、《机械制图》等20多本与导弹知识有关联的书籍,一本一本地啃,加班加点地学,虚心拜老兵为师。一年内,他掌握了导弹5大核心专业,学会了一般人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
导弹技术尖子、五级士官王忠心说,自己与导弹打了20多年交道,带了16个徒弟,没见过像高明这样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的大学生士兵。
“从高明身上,大家改变了对大学生士兵不能吃苦、一身骄气的看法。”王忠心说。
入伍一年多来,高明先后18次参加各级军事比武考核,每次都名列前茅。2007年春,他凭借过硬的专业理论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成为全旅历史上唯一一名担任导弹测控专业二号位操作号手的义务兵战士。
“即使延迟两年毕业,我也从未因参军而后悔。”高明说,“我在部队得到的东西是无价的。”(据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图为训练场上的高明向来都是排头兵(2006年9月28日摄)。
新华社发(李鸿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