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9月2日发布日用陶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抽查了河北、上海、广东、山东、湖南、福建、江西、广西、重庆等9个省、直辖市60家企业生产的6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5%,比2006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
日用陶瓷是指饮食用陶瓷,即盘、碗、杯、碟等陶瓷制品。此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推荐性国家标准《日用瓷器》等规定的要求,对日用陶瓷产品的铅溶出量、镉溶出量、热稳定性、吸水率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热稳定性不合格。质检总局已责成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
本次抽查中部分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企业: 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骨质瓷分公司的“红玫瑰”骨质瓷32头餐具
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三环”四方20PCS餐具
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红叶”釉中彩56头菠箩花餐具
本次抽查中部分质量较差的产品及其企业: 广西北流市财艺瓷业有限公司2007年3月生产的217mm8.5“平边汤盘(铅溶出量不合格)
景德镇皇冠日用陶瓷彩绘厂2006年11月生产的“皇冠”56头金茶花餐具(热稳定性等不合格)
本报记者 韩乐悟
专家提示
釉中彩产品、釉下彩产品的铅、镉溶出量极少或几乎没有,可放心选购。而釉上彩产品选购时应注意:对于盛装食物的用具,应选用与食物相接触面装饰图案较少的产品;选购时还应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可能是烤花时温度未达到要求,此类产品的铅、镉溶出量往往较高;特别注意不要选购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图案的产品,这类产品的铅、镉溶出量大多数极高;对不放心的产品,可用食用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这类产品铅、镉溶出量大多数很高;对标明用于装饰的产品,不要用于盛装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