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的持续热播,军营里的读书热也逐渐升温。然而如何读书却大有学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就读书效果而言的,一个让作者和作者笔下人物牵着鼻子走的读书人,怕是难以有上述功效的。
乌申斯基说过,“书籍对于人类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伸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英国有位叫亚克敦的读书人,享年66岁,读书7万卷,却无一用;我国明朝时有个丘陵,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却从来不用。什么都学过,却惟独没有学会思考。要驾驭读书,要学会做书的主人,首先必须学会思考。思考的过程便是咀嚼、消化、吸收的过程,囫囵吞枣,注定无效。
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读经典》一文中指出:“我们读经典,就是为了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如果我们驾驭不了读书,那么在先秦诸子中怎能从孔子那里读到“仁”“礼”,明辨是非?怎能从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修身养心?怎能从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扶贫救困?怎能从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怎能从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从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从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
学会思考,关键在于学会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读书要敢于提出问题,不要为书所拘,不要把脑袋仅仅当成仓库,读死书,死读书。驾驭读书,还必须学会在鉴别中读书,如今图书繁多,选什么书,读什么书,大有学问。我国台湾知名作家柯青华认为:“一本读了使人觉得心灵充实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行为堕落的书,是坏书。一本读了使人同情、产生爱心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残暴、狠毒的书,是坏书。一本读了使人心灵高贵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思想猥琐的书,是坏书。一本好书读后,使人辨别是非,分得出好歹;一本坏书读后,使人混乱了价值观,且自以为是而不知止。”书自有好坏之分,但具体到一本书,也并非绝对地好与坏,关键在于自己的鉴别力,在于是否善于思考,怕只怕一味地跟着别人读书,却从不给自己主动选择阅读书本的机会。
如今读书,有人倡导越界而读,亦就是说,不要光是读本专业的,要扩大读书视野,做到杂读些、读杂点,因为任何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杂读,必能帮助开拓思维,学会创新。但愚以为,杂读的前提是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要十分牢固。人分七十二行,术业有专攻,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实际,缺什么读什么,其效果肯定比匆匆忙忙、毫无底气地去杂读要好。连本专业知识的基础尚未夯实,便赶往杂读,只能是赶时髦、附庸风雅而已,受损的还是自己。
关于文化精神对社会文明进步重要性的诠释很多,但丘吉尔的一句话最是言简意赅: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文化精神层面的灵魂作用和主导价值。如果我们能够努力去读并驾驭莎士比亚及其“莎士比亚”们的经典作品,那么我们的生命在一天天书香的濡染中,定会变得愈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