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想画像
BY 陈增爵
思想是何等模样?美如天使还是丑似恶鬼?难以一言而定。思想的容貌只有借助作品才得以显现,写思想史,就是盘点这些作品,评价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但如因循陈规,按年代为序,对各大师巨作平均着力,一一道来,那么思想史就成了篇幅恢弘的一笔流水账,弄得不好,还会染一身枯燥的学究气。
《20世纪思想史》的作者彼得·沃森,这位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以文学的表述方式,将占有的大量资料分门别类,完成了对这个百年中大师思想的梳理。他认定:“借助一定技巧的描述,甚至可以使极其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他乖巧地“避重就轻”。凡是传统史学关注的20世纪中那些政治、军事事件和国家事务,他都不作重复的聚焦式叙述,只是略作交待,将其列为历史年代的背景,以衬托出在某个时期,知识和科学的发现如何改变人类文明活动的这个重大主题。
比如,以奥匈帝国大公斐迪南被刺为导火线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思想史》的第九章《反击》里,仅是开端叙述的一个引子。彼得由写战争立即转向写死于战乱的作家、艺术家、哲学家、数学家、音乐家等,居然开列了一个清单。随后他又陈述血型测定和输血,智商测定,精神分析学说等科学成果的应用;讲罢“战争诗人”的作品,就开始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他的《逻辑哲学论》了。读者刚被彼得·沃森引入哲学殿堂,不料他一个华丽转身,又打开了艺术之门,一一细数“达达主义”这个艺术流派的产生和影响。然后笔锋一转,谈及俄罗斯十月革命前后的艺术创作和代表作家,从卢那察尔斯基到诗人马雅科夫斯基,一个也不能少。甚至还谈及因战争引起人们心理恐怖而出现的“招魂说”,并拖了个尾巴,预言“招魂说”将在今后文学创作中得到“借尸还魂”的机会。相比之下,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天伤亡超过6万士兵的索姆河战役,该章只是寥寥数句,匆匆带过,就算完事了!
如此“避重就轻”,是为了在书中留下更多空间,记录20世纪的人类“受知识支配、屈服于科学”的步步行踪。20世纪有别18世纪、19世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这百年来,物理、化学、生物、考古、数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进程中,已出现一个大综合的趋势。彼得·沃森兴致勃勃地使唤这些学科“共同讲述自然界的故事”。
在书中的不同章节里,可以看到彼得的灵动笔触轻盈穿行在各个门类学科之间,评点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技和经济等各领域学术思想巨擘的研究成果。他的表述拒绝死板的复印,而有传记的情趣。那些学者、作家、画家、诗人的生平逸事,不时出现在对他们知识结晶的阐述中,于是,对20世纪思想文明进程的记录,跳脱了传统史学刻板考证的陈规。该书每个章节都有大量引文注释,给阅读此书而诱发兴趣,想进一步研究者,设下了路径指示牌。
读《20世纪思想史》,好比走到一个烤羊肉串的“好把式”跟前。你看他用自己的选择方式,精心挑选一个个不同门类的知识成果,用某个共同的意义串接起来。添加的那些知识创造者的生平逸事趣闻,如同撒上的“孜然”香料。于是陈年的人物、事件,顿时从干枯变得鲜活生猛,在彼得·沃森叙述方式的烘烤下,滋着油、滴着汁,散发着扑鼻香气,诱惑着人们的求知胃口。
彼得·沃森花费了18年光阴,单枪匹马,却干净利落完成了这部百科全书式渊博的著作。很难想象这么一部百万字巨著,竟然出自彼得一人之手,此书中文译者倒反而有三位。他出色地描摹20世纪思想进化的面容,提供人们品味大师智慧的快餐式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