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一分不涨,有的涨了五成月饼成本究竟多少?
早报记者肖蓓俞凯实习生周莹
今年以来,粮、油、猪肉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方便面、豆制品等价格连锁反应,因此今年月饼价格备受关注。
消保委调查:玉佛寺五仁月饼涨得最多,建议调查月饼成本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显示,39种月饼的售价总体比去年平均上涨了14.78%,涨幅从0到51%不等。记者从调查表中发现,杏花楼、新亚月饼单只零卖的价格与去年持平,没有涨价。新雅、功德林等品牌月饼,售价涨幅较小。新雅涨幅从4.2%到5.8%,功德林涨幅从9%到11.1%不等。
涨幅较高的是玉佛寺、阿咪等品牌月饼,玉佛寺月饼售价平均上涨达38.97%,其中五仁月饼涨幅高达51.2%。阿咪月饼平均涨幅达30%。冠生园月饼涨幅从11.69%到33.3%。此外,利男居牡丹伴月盒装月饼虽售价未变,却缩减含量,隐性涨价达55%。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月饼是大众化的应时食品,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月饼企业定价时既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兼顾广大消费者承受能力,更要着眼于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大局,担负起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在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不应借机从中再谋取更多的利润。
从本次调查可见,像杏花楼等企业着眼于内部挖掘潜力和产销链的调整,消化了涨价压力,使得大众化品种的月饼计量及售价都不变。而有些企业则消极应对,原料涨我也涨,没有很好履行社会责任。更有个别企业,趁机大幅涨价,比如玉佛寺五仁月饼,涨幅达51%。市消保委相关人士表示,前一阵兰州市物价局对牛肉拉面的成本进行调查,并有效地控制了牛肉面涨价,而近日西安市物价局也公布了凉皮、肉夹馍等13种小吃成本价格。上海相关部门能否也借鉴这种做法,对上海市场的月饼生产成本进行调查,看看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月饼究竟涨价多少才是合理的,并将结果告知社会公众,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行业协会:
只有20%的企业调价涨幅在市场允许范围内
“月饼平均涨幅14.78%?不可能这么高吧!”上海市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冯富生听到此次调查结果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虽然对于今年月饼涨价的话题不愿多谈,但是冯富生还是透露了一些涨价背后的原因。
冯富生表示,月饼定价是由原材料、机器折旧费、人工费,以及品牌价值等四个部分构成。由于今年粮、油、猪肉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普遍涨价,所以一些月饼企业会适当调整价格。经过协会初步统计,今年只有20%的月饼生产企业调整了价格,其涨价幅度在5%~10%之间,在市场允许的范围之内。由于猪肉价格上涨较高,今年鲜肉月饼的涨幅最高,由原先的1-2元,涨到现在的2-2.5元。
那么,为何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些企业保持不涨价呢?冯富生分析,面对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一些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简化包装、扩大流通渠道等方式可降低成本。有些企业与经销商协商,把原本给经销商10%的折扣降下来,以保持价格不变。
一块豆沙月饼的成本核算
某月饼生产企业负责人称:涨5%比较合理
本次调查反映出一个怪现象,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同一种豆沙月饼,有的一分不涨,有的涨幅达34.89%。那么,豆沙月饼涨幅为何差距这么大?
对此,上海冠生园益民食品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豆沙月饼的豆沙馅料也有很多种,不同厂家的价格差距也很大,有的差距高达一倍。一般豆沙月饼里的是去皮的细豆沙,还有比较粗的豆沙。好一点是赤豆豆沙,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用芸豆、土豆、甚至番薯加色素做豆沙。
某月饼厂家负责人向记者分析说,一块玫瑰豆沙月饼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豆沙、面粉、糖、食用油等。其中赤豆价格涨幅达20%以上;食用油涨价30%以上;糖价涨20%左右,即使最基础的原料面粉,也有10%至20%的涨幅。那就是说平均下来涨幅都在20%。这位负责人称,根据广州月饼行业的估算,面对原材料的涨价,今年月饼涨幅在5%是比较合适的。
而据一位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月饼原材料中最为重要的是馅料,大型月饼厂家都是自己制作馅料,一些小型厂家则从大型厂家买进馅料,因为多了一道工序,他们的月饼成本自然就比较高。同时因为企业规模小,劳动力的代价相对高,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