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孩子,自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就在命运中注定:要与爸爸妈妈分离,聚少离多。
因为,爸爸不是在边关海岛巡逻,就是在高原哨卡执勤,妈妈不是在部队一线巡诊,就是在机房或试验室尽责,肩上除了担负着国家安全稳定的神圣使命,还担负着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
军人的孩子,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常常坐在电话机旁,品尝孤单,或踮着脚尖,掰着指头,数爸爸妈妈永无休止的归期。要么,望着镜框里爸爸妈妈的照片,咀嚼思念,或睁着宝石般的眼睛,在繁星闪烁的夜幕中,看天上蓝汪汪的月亮和会眨眼睛的星星,任思绪在浩如烟海的宇宙里飞扬。
军人的孩子,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常常伫立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数天上南飞的大雁,看屋后那棵熟了又谢,谢了又熟的柿树,还有池塘里,悠闲嬉戏的野鸭和水鸟,任水中泛起的波纹,荡涤生活中的寂寞与孤独。
军人的孩子,在风吹雨淋的上学路上,没有趴过父亲厚实的脊背,没有享受过妈妈亲手撑起的雨伞,没有牵过爸爸妈妈的手,逛过公园和博物馆,更没有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里撒过娇,而是把所有的童年时光,都悄悄地装进了对爸爸妈妈漫无边际的牵挂中……
军人的孩子,只要学校组织召开家长会,不是爷爷奶奶代替出席,就是外公外婆全权包办,而早晚那些需要爸爸妈妈接送的同学,是军人孩子眼中最难得的奢侈和一道绚丽的风景,在天各一方和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爸爸妈妈,成了他们心中最饥渴的代名词和一个长年难以触摸的符号。
军人的孩子,想父母双亲的时候,就倚在爷爷奶奶的膝盖上,听他们讲,爸爸在伸手可以摘到星星的高原巡逻执勤的情景,在浊浪滔天的抗洪前线奋力抢险的英雄壮举,听他们讲,妈妈在病房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在形单影只的机房和单调乏味的试验室,书写青春的壮志豪情。
军人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比别的孩子承受更多的难以想象的苦难,付出更多的难以知晓的艰辛,军人的孩子,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就在睡梦中,插上飞翔的翅膀,去哨所海岛和大漠边防,寻找爱抚与亲情,可就在他们幸福溢满笑脸,银铃般的笑声荡出心间的时候,思念的泪水,早已顺着他们稚嫩的脸颊,静静地滑落到了枕边。
军人的孩子,在生活中,除了拥有坚强,不相信懦弱,也不愿当着别人的面淌眼泪,因为,在他们的生命细胞里,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同样拥有钢铁般的基因和默默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