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枫 通讯员/粤卫信)广东药品“阳光采购”改革震动全国。这两天,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将集中报道,肯定我省挤掉药价虚高水分、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的改革成效。据悉,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份借鉴广东经验,实施药品网上集中采购。
兼顾四方利益,让利12亿
广州市民陈伯是一位病毒性肝炎患者,最近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看病,开了抗病毒和护肝的两种药,每天药费是16元。而这两种药之前价格是23元,现在按照省“阳光采购”价格执行,减轻了30%的负担。
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阳光采购”目的就是逐步规范药品购销秩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并使之逐步回归到合理价位,促进医药行业有序竞争。改革以老百姓受惠为重心,兼顾药品生产商、经销商、医疗机构和患者四方利益需要,成效正在逐渐显现。据最新统计,到8月底全省各医疗机构采购药品总量为80多亿元,实现让利患者12亿多元。
面对抗议,改革将进一步完善
广东今年初启动的药品“阳光采购”由于触动药商利益,曾发生过45家药企联名上书抗议事件,遭遇很大阻力。
本报就此刊登多篇深度报道《“药闹”喊痛为哪般?》《“两票制”动了谁的奶酪?》《医药耗材之“水”何时拧?》,及时反映改革引起的争议,分析利弊探索出路。最近《阳光采购让利患者12亿多元》的报道更引起高层关注。
据悉,目前已经有12个省实施类似广东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做法,中央相关部门也在酝酿类似政策。张寿生坦承,改革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修改,欢迎各方多提宝贵意见。
焦点
物价飞涨会不会影响医院用药?
最近物价飞涨,不少药厂在喊原材料太贵,而年初参加广东“阳光采购”入围报价太低。这会不会影响医院的正常用药?
广药集团副总经理李楚源介绍说,广药今年有563个药品品规入围,比去年增加了200多个,入围价也平均下降10%左右。最近物价涨,像白云山和黄的名牌产品“复方丹参片”的主要原料丹参,进货价已经从今年初的8元/公斤上升到16元/公斤,另外白糖、酒精等辅料也在涨价。
他坦承,企业有经营压力,但原先入围报价已有一定的合理利润空间,目前还不至于亏本。广药集团承诺,将严格履行合同,保证医院正常供药。
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哲表示,“阳光采购”并不是一味降价,砍掉的主要是中间流通环节,在保证百姓用得起药的同时,也会让药企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明年新的修订方案将允许厂家的报价在物价上涨幅度内有一定的上浮,而不是一定要低于今年的报价。至于最后的入围价,就由厂家竞价、专家谈判去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