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威尼斯遇冷 |
姜文威尼斯遇冷
【作者】王洋
姜文这次被海外媒体冷落,主要吃亏在他作为导演产量太低,而且影片的发行范围太小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他坚硬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善于炒作和作秀。”洪晃对姜文的评语在海外媒体上得到了应验。9月4日,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在威尼斯举行了全球首映式,与国内媒体和观众的热切欺盼相比,海外媒体对它的态度显然有些怠慢。
国外影评人吝言《太阳》
英国《卫报》的电影专家彼得·布拉德肖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一阶段总结中,提到了六七部影片,还重点推荐了开幕片《赎罪》、李安的《色·戒》和两部关于伊拉克的影片,可对于《太阳再次升起》,却未置一词。
美国的主流媒体中,只有《综艺》发表了一篇热情却略有保留的影评。这篇文章的作者德里克·艾利算是姜文的影迷,七年前,他就对姜文的《鬼子来了》不吝赞美之词。而对于《太阳照常升起》,他认为,影片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且主题宏大。主要演员,包括姜文,表演都可圈可点。但他同时又担心影片中大量关于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的细节会让人无法理解,“这也注定这部电影可能得不到主流评价家和主流观众的支持。”
《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乔纳森·兰德瑞斯则只是从票房的角度评论《太阳照常升起》的。“在中国市场,《太阳照常升起》毫无疑问是下半年的一颗重磅票房炸弹。”
印象仅停留在《红高粱》
姜文这次被海外媒体冷落,主要吃亏在他作为导演产量太低,而且影片的发行范围也太小。像《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被《时代》列为1995年十大佳片,但根本就没有在北美和欧洲公映,只有极少数对中国电影感兴趣的海外影迷通过其它渠道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全世界最大的网络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评分也很能说明问题,分数高达8.8(满分为10分),但票数只有500多,而一般主流影片都会得到10万以上的票数。
《鬼子来了》的情况要好些,不光在法国公映,还在美国电影重镇如洛杉矶和纽约的艺术院线放映了一段时间,而美国的重量级媒体像《纽约时报》、《时代》亚洲版都给予这部影片很高评价。IMDB评分也达到了8.5分,投票人数也相应地上升到近千个。
除此之外,在各大电影节上姜文的资历还太浅。虽然《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曾获影帝,《鬼子来了》也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但与本届威尼斯其他导演如李安相比,姜文的知名度就差了一些,相当多的媒体和影迷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20年前的那部《红高粱》。
本届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长袖善舞,罗致了一大批高水平影片参赛,这也无形中抢走了不少《太阳照常升起》的风头。但应该强调的是,这些都不会影响《太阳照常升起》的获奖可能,而一旦姜文的新片在威尼斯摘金夺银,相信国外媒体就会立刻蜂拥而上。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