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在我们身边,或许常常能遇到这样的情景:有点儿小权的人,倘若偶尔多贪一点,多占一点,总是不愿意声张,即便有人问起也会连连摆手:胡说,哪有的事?可是现如今学术界有些事情却要“坦荡”得多:一个人可以包揽一期学术期刊,在日后的评职论称中却也毫不掩饰地作为竞职条件之一。
甚至可以想见这样的句式出现在简历中:某某学术刊物一期刊登了其XX篇论文。炫耀之情溢于言表。
科学时报最近报道说,西北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几乎包揽了一本学术期刊,某期发表的文章中19篇都署有这位教授的大名。
猛一看,令人乍舌:这不是“学术超人”是什么?这样的“天才”恐怕连众多科学大师再世也难以望其项背。
不过,“牛人”比比皆是。这篇报道还举了个例子:也有一位研究人员在一期学术期刊上一口气发表了19篇论文,粗看其论文实在是“才气冲天”,其研究领域包括细胞凋亡、矽肺、基因多态性、传染病、SARS、转化生长因子、蛋白质组学、中药、胶原、统计……对这位老兄,或许我们只能套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来“赞美”:“你太有才了!”
我们的学术界要是真有这样真才实学的天才,实在是民族之大幸。不过遗憾得很,这二位好像不是。他们包揽的也都是国内不甚著名的期刊,我想《自然》、《科学》之类的杂志更是不会给这些人舞台的。西北的那本期刊编辑部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道破了天机:“因为那位研究人员是项目负责人,所以很多文章都有他的名字。”我想那位“太有才”的老兄也跟这情况差不多吧。
这样讲,不妨大胆设想一下,两位“学术超人”也许连那19篇论文是什么名字也未必能讲清楚。据此揣度其学术能力,也确有几分勉强。细品编辑部主任的话,我们也只不过博个会心一笑:谁能不知道,因其“项目负责人”的缘故,所有的成果都戴上了他的帽子。这也差不多算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流行病吧?
当然,单纯从发表论文数量来讲,在一期学术期刊上一位专家可以发表多少文章,学术界没有硬性规定。但是对于所谓的“项目负责人”、“特约编辑”等身份比较“敏感”的人士,我们有必要盯得紧一些、牢一些。
还有一点,请切记:像这两位“学术超人”越多,我们的学术前途越危险!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