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希在出售加拿大馅饼。
李汉成摄
凯希的“再回手饺子店”。
李汉成摄
在重庆市南岸区“洋人街”上的一个名叫“再回手饺子店”门前,可以看见一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金发蓝眼的外国姑娘,在忙碌地用食品袋包装好一个个加拿大馅饼,递交给排队购买的中国顾客。她就是专门来中国创业的加拿大姑娘凯希。
2003年,凯希在加拿大读完大学。她从媒体上得知,中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的重庆市直辖后,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世界许多著名的大公司都到重庆落户。
这使她萌发了到重庆创业的念头。2004年,她远涉重洋,只身来到重庆。
她先在重庆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这段时间,为了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工作,她便与中国同事和当地群众交流,开始学讲普通话,又取了一个叫“车红林”的中国名字。一年左右时间,她掌握了简单的普通话日常用语,并能用普通话与企业里的中国同事和当地群众交流了。这中间,她认识了一个来自河南郑州的男青年郑云飞。因在同一家企业里,每天一起工作,凯希就经常请教这位中国大学生如何讲好普通话。郑云飞不厌其烦地从每个中国字的发音和用意以及同音不同字和同字不同音不同意等细微之处入手,教凯希讲普通话和了解中国汉字的意义,还从生活上关照她。凯希从内心里感谢这位中国大学生,时间一久,感到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心里十分高兴。而郑云飞认为凯希是一位很能吃苦并有上进心的外国姑娘,也逐步对她有了感情。
2006年初,凯希了解到重庆市南岸区涂山镇地方建起了一条“洋人街”。她想:其他国家都有“唐人街”,是当地华人聚居的地方,而且很热闹。重庆的“洋人街”虽才开放不久,但已吸引了许多游人,今后一定会更加热闹,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她同郑云飞商量后,决定在南岸“洋人街”上开办一家异国风味的餐馆。两人经过几个月的奔走,筹集到了数十万元,于2006年5月走上了创业之路。
两个月后,两人在重庆市南岸区“洋人街”开设的“再回手饺子店”正式开张了。店名招牌是中英两种文字的,店门左右贴有“天天过年”、“时时开心”的红字对联,很有中国味。店门右边,放着一块用中英文书写的“再回手加拿大馅饼”牌子,专门出售肉馅的加拿大馅饼。店堂内有10张西式长形咖啡桌,每张桌上插放着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国旗,以示中加友好。店堂外左边巨大的凉棚下,也有4张长形咖啡桌,颇有点西方路边食店的风格。凯希的食店除出售加拿大馅饼外,还供应各种炒菜、凉菜、面条、面点和啤酒,生意十分兴隆,特别是节日和双休日,在出售加拿大馅饼的摊前往往排起长队。
郑云飞告诉笔者,他们不久要结婚,还将在重庆“餐饮一条街”南岸区南滨路上再开一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