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一生追求只为情(组图)

曹开镛为学员讲解病例

九十三岁的老母亲与“四辈儿”

曹开镛兄弟为母亲出版的回忆录

刘畅∕文 张越∕摄

  曹开镛说他这一辈子有三份放不下的情缘,这就是他的中医情缘、母子情缘、医患情缘。

  作为医生,他曾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为他们带来生活的欢乐。可是,他不是神医,一些患者的疾病他也不能治愈。但医不成,情还在,情依旧。他说,每当看到患者羞涩、苦恼、迷茫的神态,每当面对那求助的眼神,我的心灵就受到震撼,就对他们有深切的同情,因为,我也是男人,我最了解他们心中的苦痛和酸涩……是他们督促我在中医男科领域不懈地探索,患者是上帝,我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


  中医情缘

  曹开镛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就命中注定了与中医结缘。

  1943年春季,可怕的天花像瘟神一样袭击着山西省汾阳东雷家堡村。

  刚刚一岁多的曹开镛,被病魔缠身,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母亲日夜守护在他的身边,看着气息奄奄的小儿子,泪水浸湿了她的衣衫。她默默地祈祷,求菩萨保佑。她担心小儿子不能像两个哥哥那样逃离魔掌,因为他太小呀,身子太弱,怎能经受得起天花的折磨……

  他有一个堂伯父是晚清秀才,略通医术,当地有“一个秀才半个医”的说法。堂伯父抓了些中药,又到地里挖了些野草,送到家里让母亲煎药给他喝。

  堂伯父说,能不能活过来,就看这孩子的命了。

  母亲把药煎了,盛在碗里,舀一小勺,轻轻地用嘴吹凉,小心翼翼地送到儿子的嘴边,喃喃地说,儿呀,喝药吧,这是救你命的药啊。

  一勺又一勺,一天又一天,母亲给昏迷的他喂药……他竟然成了那一拨儿孩子中的幸存者。

  儿时的历险,让他从小就特别敬佩能治病救人的医生,幻想着自己将来能做那样的人。他三番五次地追着“秀才大爷”,请求给他讲怎么治病。“秀才大爷”拿着一本医书说,啥时你能看懂它就行了,好好念书吧。

  于是,他就好好念书,成为村里唯一考上汾阳中学的孩子。上中学时,母亲生病,没钱医治,为了给母亲治病,他放弃了学业,跑到演武镇上拜当地的名医柳成林学医。住在诊所里,白天抓药、研药、煎药、制丸药,晚上背汤头和药性等等。1958年,诊所改成公社医院,他被送到太谷中医学校学习,成为实习医生。1960年,他参军到部队当卫生员、军医、医疗队队长……

  “文革”时,他参加了“军宣队”,在本市滨江医院任副院长(当时的名称叫“革委会”副主任),他是全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到北京在中南海受到过毛主席接见。1972年恢复共青团组织活动,他成为和平区穿军装的团委书记(4年后转业)。他是令人羡慕的青年干部,年纪轻轻就有了相当于县团级的职务,前途光明。按照常规的发展逻辑,他的人生轨迹应该是由团干部而进步到党政领导干部,直至在机关退休。一些与他同期任区、县团委书记的人,大多数都是这样走下来的。

  可是,中医情缘让他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1978年,他主动要求到长征医院工作,原来,他是冲着老中医王季儒(天津中医界四大名医之一)去的,他对王老敬仰已久,要拜师学艺。王老说,你是领导,此事不可……他的诚心感动了王老,破例收下了这个当副院长的弟子。他先是跟着王老学门诊,然后,就每周二、三两个半天,自己看中医门诊,接触了许多病人,积累了临床经验。时隔不久,本市举办“中医学西医研究班”,半脱产性质,学期两年,学员为在职中医,他竟然也“挤”了进去。完成“中学西”刚一年,1983年,他听说市里又组织“西医学中医研究班”,而且是全脱产学习3年,就又想往里“挤”。这一次是卫生局的领导不同意,他是在职干部,工作怎么安排?他痴迷于学习中医,别的啥也不顾了,竟又让他给“挤”了进来。3年“西学中”让他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理论,潜心研读了大量中医药文献。他发现中医自古没有独立的男科,有关男科疾病的记载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不成体系。于是,他要编写一部《中医男科学》。在别人看来这是异想天开,你既不是名医又不是专家,怎么可能编那样一部书呢?那一段时间,他基本处于“亢奋”状态,拼命地读书、拼命地搜集资料。每月只有基本工资,生活十分困难,为了省钱,中午舍不得到食堂吃饭,早晨多买几个烧饼,一毛钱买一包花生米,就是一顿午饭,边啃凉烧饼边看书……他写出初稿,把全书的理论框架搭建起来,其“创意”赢得出版社编辑的认同和支持,出面邀请了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王琦教授等6省、市的专家参与编撰工作。在即将付梓之前,为了提高书的知名度,编辑建议把王琦教授的名字排在前面。他说,怎么排名我都同意,只要书能出版就行。1988年,王琦、曹开镛主编的《中医男科学》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男科专著。此后,他又开设了我国第一个中医男科门诊部及医院,努力地将其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为什么选择了中医男科?那是源于一段悲情故事: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一天,一位部队首长找到曹开镛,说他带领部队外出拉练8个月,回来发现自己“不行”了,问有没有办法治。曹开镛也询问了一些熟悉的医生,当时,这种病没有药治,也没有人敢治。后来,首长的家里吵闹不休,妻子红杏出墙还怀了孕,服毒自杀,酿成了家庭悲剧。首长那痛苦的表情和无奈的叹息总是在他眼前晃动……他说,这是让男人最没有尊严、最痛苦不堪的事情。首长对我有恩,我却不能帮助他,我深感内疚。中医情缘让我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我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可以说,这是让我放弃仕途并且选择中医男科作为主攻方向的最直接原因。

  母子情缘

  说起母亲,他十分骄傲。他说,我妈妈今年93岁了,能下楼溜达,还天天看小说,给我们讲历史上的故事,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

  在他心目中,母亲很平凡又很伟大。因为,母亲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

  在他一岁多的时候,父亲被日寇掠走,杳无音信。生活的重担全压在27岁的母亲肩上,既要养育他和两个哥哥,还要孝敬婆婆。他从小就跟着母亲到地里干活,亲眼看着母亲在烈日炎炎下吃力地挥着锄头,汗水湿透了衣衫……母亲是他的第一位老师,艰苦的田间劳作,让他懂得了要想地里长出庄稼,就要舍得吃苦流汗。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母亲把他的大哥送到朝鲜战场,又把二哥送到部队,还供他读小学、中学……

  他说,家贫出孝子,我当时的心情就是恨不得自己快快长大,帮助母亲多干些活儿。等将来有出息,长了本事,好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958年,他学医的诊所改成公社医院,他成为吃商品粮的医生。第一个月到粮站买粮,他的粮食定量中可以买40%的细粮。看着买到手的两公斤大米、3公斤白面,把他美坏了。飞身骑上自行车就往家里奔,土路虽颠簸,他的心却高兴得跳跃着:母亲能吃上儿子的大米、白面啦!

  当他推着自行车走进院子,欢喜地喊着妈妈,回手往后衣架上一摸,顿时傻了眼!只有空荡荡的绳子,面袋子和米袋子,不知什么时候被颠掉了!

  他站在院子里放声大哭,哭得好伤心。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才蒸一点儿白馍,母亲一口也舍不得吃,把白馍让给奶奶和他这个小儿子吃。如今,儿能给母亲挣来白面,孝敬母亲了,却让儿子给弄丢了,他觉得太对不起母亲了!越想越伤心,越哭心越酸……

  母亲问明了原因,一边擦着他脸上的汗水和泪水,一边安慰他说,你这个“急毛猴儿”呀,丢就丢了,没啥。你有这份心,我比吃了大米、白面还香甜。

  他非要回去寻找。母亲说,半路上丢的,你往哪儿找去?谁吃了也是吃,咱这是做了善事。母亲的慈善之心让他感动。第二个月买粮时,他把粮袋捆了个结结实实,骑着车子,还不停地伸手往后边摸,唯恐再弄丢了。这一次,母亲把白米捧在手里,泪水就滴在米上……

  上个世纪70年代,他提任营职干部后,家属可以随军了。他向领导提出申请,恳求把在农村的母亲接来随军。按照有关规定,他母亲还有别的儿子,不能随军。他就找到首长,讲述母亲从27岁守寡,孝敬婆婆,先后把3个儿子送到部队,以及母亲对人民军队的特殊感情……他的孝心感动了首长,按特殊情况批准了他的恳求。当时,他已经在市里工作(“军宣队”),就把母亲、妻子和孩子接到天津,老少三代住在一个套间里,虽然有些拥挤,但一家人团圆了,每天都能见到母亲,他感到特别幸福。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津城,他家也住进了防震棚。长期住在低矮潮湿的防震棚里,母亲20年前患上的结核性胸膜炎复发,做手术锯掉了两条肋骨……他和妻子轮流日夜伺候在母亲身边,夜里,只有在母亲熟睡后,他才能趴在病床前睡一小会儿,母亲稍一动弹,他就条件反射地惊醒。白天,还有很繁重的工作等着他。更难的还不是累,是囊中羞涩,母亲没有“劳保”,医药费只能自己担负,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为了给母亲治病,他们夫妻把自行车、手表和稍微值钱一点儿的东西全变卖了,换来了母亲30年的健康。

  结核性疾病非常顽固,30年后的2006年,92岁高龄的母亲结核性胸膜炎老病复发,需要做大手术切除脓肿。母亲执意放弃治疗,她说,我已经活这么大岁数了,也享你们的福了,这一辈子活得值了,就让我这么走了吧……他说,以前儿没钱还要给您治病,如今儿有钱了,说什么也要把您的病治好!没有您就没有儿,就没有咱们全家,您的恩情儿怎么也报答不完啊!老太太被儿子、儿媳们的孝心感动,终于同意配合治疗。身为医生,他深知结核性疾病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每次换药,必须将刀口深处彻底清理干净,如果稍有大意,留下隐患,表面愈合了,脓肿会继续发作,母亲已经92岁高龄,怎么经受得了这样的折磨呢?他把手术后的母亲接到自己的医院里,每天亲手给母亲换药,如果因工作需要而出差,他指定最细心、最认真的医生给母亲换药,还再三嘱咐千万小心。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护理,母亲完全康复,她说自己是“返老还童”了。

  他说,年过花甲还能和母亲同乐是人生的幸福,抽空和二哥一起跟母亲聊天,真是一种享受啊,就好像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所以,他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母亲的心愿。

  1999年,母亲听村里来人说,原先的小学校太破旧了,已经成了危房,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村里正集资盖一所新小学。他听懂了母亲的心声,母亲对学校和学习有特殊的感情,她没上过学但十分敬重教书先生,家里生活再困难也要送儿子去读书。母亲通过自学儿子的书本及上夜校扫盲,达到能看书读报的水平。凡是听说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老太太都高兴地夸这孩子有出息。他对母亲说,村里建新小学,咱家支援10万元,您看行吗?母亲说,那好呀,咱就要多做善事,广结善缘,善有善报。不过,你得估量自己的力气做善事,可别为了我拉饥荒。他又拿出10万元,给村里的小学作奖学基金,帮助那些学习很好但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此后,他又通过市慈善协会,每年资助10位孤儿上学。他这样做母亲很高兴,也是圆了老人家的心愿。

  受到儿子在村里小学建立奖学基金取得良好效果的启发(村小学已成为乡里的重点小学,一些孩子还考上了汾阳市的重点高中),母亲想在家里设立一个“奶奶奖学基金”。老太太说,我的奖学金不吃“大锅饭”,只用来奖励四辈儿、五辈儿中学习优秀的孩子,鼓励他们将来都上大学、都有出息。他说,没问题,儿子支持您!

  2001年,母亲说想出一部回忆录,让曹家的后人知道艰难的生活是怎么走过来的。老太太非要自己写,他说,您老年纪太大了,还是您老口述,让我二哥来执笔吧。第二年他们帮助母亲出版了回忆录,实现了老人家的心愿。

  医患情缘

  他对患者怀有深切的同情之心和感恩之心。他说,这种情缘的产生,首先是那位部队首长的“家庭悲剧”刻骨铭心,其次是我在长征医院看中医科门诊时,常有患者羞羞答答道出“不行”或不育的痛苦。每当看到那羞涩、苦恼、迷茫的神态,每当面对那求助的眼神,我的心灵就受到震撼,就对他们有深切的同情,因为,我也是男人,我最了解他们心中的苦痛和酸涩……正是有了这一份情缘,才使我克服了艰难险阻一定要干成中医男科这件事。

  他与患者的情缘故事有许多,篇幅所限,略讲三段:

  其一、欢欢笑笑

  本市宫姓夫妇1987年结婚之后,经历了艰难的“多年抗战”,为了得到爱情的结晶小宝宝,他们四处求医问药,在一次次失望中,几近绝望。1993年5月,夫妻俩听说了中医男科,求助于曹大夫。经诊断为男方精子成活率低、活动力差,他给以辨证施治。天天喝苦药汤子,夫妻俩曾一度产生动摇。在他的鼓励下,坚持不懈服药6个月,女方有喜了!1994年,生下一对“龙凤胎”,夫妻俩感恩不尽,给儿子取名欢欢,女儿取名笑笑。夫妻俩把他当作恩人和亲人,不断报告孩子的成长喜讯:欢欢在航模比赛中获全市第四名;笑笑爱唱歌,已达到小学声乐最高级9级;他们已经小学毕业考上中学了。

  其二、农家三姐妹

  1998年本市静海县一对农家夫妇向他求医,他查明病因为男方精子数量少、成活率低,经辨证施治,妻子怀孕,喜得儿子。她的姐姐婚后多年没有孩子,看到妹妹有了儿子,十分羡慕,也来求助“送子观音”,经诊断为男方精子数量少,坚持服药治疗半年,大姐身怀有孕,2000年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小妹婚后一直没有身孕,两个姐姐劝她别再等了,赶紧去看曹大夫,他查明为男方精子不液化,经辨证施治,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王氏三姐妹先后喜得儿子和千金,在当地传为佳话。

  其三、坦诚相告

  1990年,一对患不育症的李姓亲兄弟从河南赶到天津求医,经检查发现:哥哥左侧睾丸萎缩,只有花生米大小,右侧睾丸基本发育正常;弟弟左侧阴囊是空的,右侧睾丸只有黄豆大小。原来,兄弟俩小时候得过腮腺炎,引起睾丸炎,致使睾丸萎缩变小。他坦诚地告诉弟弟,你再也不要瞎跑了,你的病情谁也治不了,没有种子哪能长出庄稼?千万别再瞎跑了,免得花冤枉钱。他对哥哥说,你右侧睾丸还有恢复生精的希望,可以吃药治一治看。听完他的话,兄弟俩感动得哭了。哥哥说,俺们跑了这么多地方,没有人说句透亮话,都是看完化验单就开药,只知道让我们一个劲儿地掏钱。这回,俺们就是死也死个明白了。后来,哥哥经他治疗,妻子怀孕,生了一个男孩。弟弟回乡后抱养了一个孩子。兄弟俩把他当作恩人。

  对患者的坦诚源于真心和真情,源于他对患者的感恩之情。

  他说,中医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科学。从医学史的角度看,是先有患者,后有医生。离开患者,医生就失去了价值。从事男科医学二十多年,经我治疗的患者数以万计,是他们各具形态的疾病使我增长了见识,是他们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印证或修正着我的科研理论,是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促使我思考、钻研、提高。表面看,是我为患者咨询、答疑、治疗,实质上是患者为我提供了大量的病例和研究课题,没有这些,我的医术就无从提高,疗效也无法得到验证,中医男科事业也无法持续发展。所以,患者是上帝,我对上帝怀着深深的感恩之心,如果没有这些患者,如果没有我对这些患者或成功、或失败的治疗经验,哪里还有我曹开镛啊!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曹开镛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